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9期   作者:张峰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借助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课程,其不仅受到学校的普遍重视,而且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在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借助数学课堂教学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所谓的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对客观事物或比较抽象化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的能力,这是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所提到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指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结合科学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分析、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之所以强调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及其思考方式,从而为其日后进行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作为一门相对比较抽象化、概念化的科目,学生在理解其知识内容时具有一定程度的难度,因而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借助逻辑性的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梳理,从而深化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1]。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其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时,便会首先想到找出问题发生的起因,并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设置教学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教师不停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既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难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现状,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如组织游戏、活动设计、多媒体设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借助一些悬念设置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寻找答案,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合理的设置问题情境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在对答案的探索中寻找正确答案。

例如,在进行“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一些有关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本节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随意选择几个图形让学生按照指定的方式进行移动,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强化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结合生活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化元素相结合,使得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呈现出具体化特征,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日常生活中图形以及其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观察,可以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生活中包含了许多图形,并且这些图形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另外,可以结合一些小组的竞争学习,以加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使其大脑快速运作,同时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进行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进而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借助数学习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
        由于数学知识的证明和分解过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一题多解、自主命题、逆向解题等练习,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时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4]。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大量的数学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解题数量的多少并不能代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才会懂得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数学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例如,在进行“乘法”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乘法公式自主设计数学问题,学生设计数学问题的过程便是所谓的逆向思维过程,通过自主设计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创设过程,进而促进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整理收集需要逆向解题的数学习题,并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其逆向思维能力。总之,通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数学知识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借助问题情境的设置、数学知识和生活化元素的结合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俊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中旬, 2016(8):19-20.
[2]林秀清.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8).
[3]唐亮. 构建思维飞舞的平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 华夏教师, 2018, 000(011):69.
[4]朱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2):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