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人民思想的保守,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都使得农村不少家庭选择外出务工,而这也正是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因素。一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都是农村教育的难点,哪怕其有被社会所关注,但还是免不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效率过低的局面。面对此种情况,为了能够持续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更是为了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农村的留守儿童,本文将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以此在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质量效果的提高提供帮助时,实现对我国义务教育积极发展的有效推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方法创新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滞后时,还加重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安全和交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学校的发展下,也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核心难点。虽然说近些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离理想中的成效还相差甚远。而正是因为这样不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才会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失去学习信心,行为和思想上,也逐渐的向极端化发展。面对此种情况,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既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照料,又要对学生展开行为和思想的指导,更是需要在对其自尊心进行保护的同时,对其进行爱的教导[1]。如此方能在创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方法中,一步一步的对理想中的教育管理效果进行获得。
一、学校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的学校因为所限制的经费、校舍等教育资源,使得大量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农村学校应该通过对教育体制的健全,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适当的平衡,使得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对良好的教育进行接受。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有了愈加集中的趋势,此种趋势无疑更加削减了农村的教育资源,而这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就更是无法良好的接受教育,其要想完成九年的义务教育,自然也就难上加难。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有对“城市学校需要对农民工子女的就读进行接受”的法律法规进行颁布,但是要想真的对其展开策略实施,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不仅与有限的教育资源有着密切关联,还因为在其他因素方面也被进行了制约,如城市学校对额外生源进行接受的能力有限,无法对农民工子女读书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全满足等。基于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就应该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教育机制进行完善,并在对城市原有的中幼儿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时,通过大力投入民办、联营合办学校的教育,对教育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均衡。而民办和联营学校也应该在对国家所有的补贴政策进行享受时,对农村留守儿童所能获得的九年义务教育提供保障。如此方能在减少农村的留守儿童时,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二、学校教师应多与孩子父母沟通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大程度的影响到孩子[2]。由于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多数农村父母都会选择外出务工,这样的情况使得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进而也就不利于对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还有部分父母因为疲于挣钱,忽视了对孩子学习和心理方面的关注,严重者更是无所谓孩子的学习。
个别父母在孩子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都会直接将所有的过错归结于学校和教师。此种情况,无疑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效果过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作为学校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中,多和孩子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既要向孩子父母明确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要让其承担起孩子发展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要让父母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并在对其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时,强化对其思想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让父母和教师都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强化对留守儿童读书观的正确树立,才能在正确引导留守儿童思想的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效率。从而能够在教育和管理效果的提高中,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班级氛围
要想建设出和谐的班级环境,相关教师和班主任就需要以多角度为着手点,以班级的宏观层面为依据,对和谐文化和平等关系的建设给予重视,并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对相应的文化组织结构进行构建,使得能够在和谐的班级文化中,鲜明的文化组织结构氛围中,对班级每一位学生进行感染。以此在加强学生对自己力量的贡献下,实现对学生高效的教育和管理。
事实上,农村的留守儿童,大多都存在着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缺乏学习兴趣和自律性等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许多教师并不喜欢学生,面对学生时也没有良好的态度[3]。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都只是重视和关注成绩较好的学生,长此以往,班级教学两极分化严重不说,还出现了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的现象。基于此种情况,农村的教师首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并在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遵循时,对班级的学生进行肯定。并在一视同仁所有学生的同时,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发现。而后,教师更是需要在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之处进行发现时,利用激励、引导等方式,对其学习潜力进行挖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自尊心进行维护,并适时的表扬学生。哪怕面对成绩较差、较为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对其进行平等对待,并对其进行耐心的引导。如此方能在对留守儿童进行转变时,通过自身教学态度的改变,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在所改善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学习热情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语
总之,在未来祖国的发展当中,“留守儿童”也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当今的教育中,各学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起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而农村作为出现留守儿童的主要阵地,农村的学校教师自然更需要创新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的联合起留守儿童的家长,在真心呵护留守儿童的同时,让农村的留守儿童对“花季”的阳光进行真正的沐浴,对“雨季”的滋润进行充分感受。从而能够在其积极健康的快乐成长中,为其今后良好知识能力的获得、道德素养的树立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学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41):95.
[2]李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方法的创新探讨[J].新课程·下旬,2019,(7):281.
[3]何万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及优化建议阐释[J].教育界,2018,(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