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毛武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发展,而且还能够辐射到其他各学科,并让学生在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乃至生活中,获得更好地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一题多解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利用学生出题的模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思维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作为基础学科,数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阶段,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多数数学教师加大了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力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现状
        1、对知识的认知模糊导致思维产生混乱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大多是从表象而来的,对于表象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生后续的思考。然而在现在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教师在引人教学时采用的例子较为杂乱且讲解过程较长,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存在偏差,对知识点的表象认识模糊,如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知识点的深人思考,就会使思维产生混乱,出现思维障碍。另外,由于对知识点表象认知混乱,会导致知识点在学生的头脑中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对学生的数学整体知识结构的建立也有不利影响。
        2、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使思维产生障碍
        空间想象力在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学中的几何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对几何图形进行其观察,进而在头脑中进行抽象思考,达到解答题目的目标。然而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处于觉醒阶段,其逻辑思维刚刚养成,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想象范围进行设计。但是学生的想象范围较难把控,教学内容很容易超过学生的想象范围,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对他们形成思维障碍。
        3、学习经验的不足使得思维无法展开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凭着经验进行直觉性的判断,尤其是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题目时,经验影响下的直觉判断往往可以快速定位解题方式,从而使思维得以展开并能高效解题。然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数学知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模糊不清,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容易对书照搬,难以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就使学习经验无法积累下来,导致学习经验不足,使学生日后在解答综合性问题时产生理解偏差,在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可能出现错误或者选择了复杂的解题方法,使思路展开受到影响。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与低年级的数学知识相比,小学高年级的部分数学知识较为抽象,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如能利用形象化的图表有效表达这类抽象知识,对学生理解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分数乘法’‘时,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简化问题。讲解“一个果园的面积是5/6平方千米,其中苹果树占其中的4/5,桃树占其中的1/5,那么苹果树和桃树各占多少平方千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张纸平均折成6份,减掉1份,然后引导学生把剩余的纸平均折成5份,拿出其中的4份,由此可以得到5/6×4/5=5×4/6×5,拿出其中的一份就是5/6×1/5=5×1/6×5。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乘法运算,即“分子乘以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折纸实践活动,实现了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思维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小学数学知识和小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自主探究,自觉地发现并掌握数学知识,进而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对“比例尺’‘知识进行讲解过程中,以地图的案例进行讲解:在某幅地图上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5.6厘米,已知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1050千米,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为2300千米,问在这幅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距离是多少厘米?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计算,学生以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计算可知,地图上的距离是5.6×2300/1050=12.3厘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影子测距’‘的知识,使学生领略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学生大胆思考,激发创新思维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好的氛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活动中,新课改也强调教师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因此,数学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例如,讲到“图形变换”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有关图形的变化,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进而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通过欣赏图案,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感受创作的乐趣,更好的培养创新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图形的变换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网络图,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而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针对知识图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平移和旋转过的物体或图形呈现的位置变化图展不给学生,通过设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而后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设计创造图形图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对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检有.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J].当代人,2018,(12):173.
[2]高幼珍.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2):8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