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赛教融合的《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开发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蒙媛 赵孝平
[导读] 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培养土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环节无
        摘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培养土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结构设计竞赛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赛教融合特色班的核心课程进行开发整合,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学模式等进行的改革与探索,效果明显。
        关键词:赛教融合  课程开发  以赛促教

一、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土建类专业其专业综合性强,涉及学科面广,基础要求高,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设置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发掘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有效的克服了常规教学中的一些缺点,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培养土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了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培养土建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但是,结构设计竞赛热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如片面追求奖牌、精英教育等,违背了国家组织结构设计竞赛的初衷。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现以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为例,将结构设计竞赛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探索开发“结构设计竞赛”特色班课程,使其常态化管理,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并通过教学为竞赛输入更加优秀的人才,实现赛教的良性循环,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构设计基础》是结构设计竞赛赛教融合特色班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案例教学开发是以培养学生岗位素质为目的,按结构设计竞赛对应的能力要求,将《建筑构造与制图》、《AutoCAD》等一门门独立的课程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对赛项资源进行项目化改造,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任务,重组后的课程紧紧围绕着“完成结构模型的外观几何设计”这一目标,实现赛教课程内容互融互通。
二、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改革内容
        《结构设计基础》以结构设计竞赛项目为教学载体,依托现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赛项特点以及课程逻辑顺序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将竞赛训练内容融入到课程授课环节,从评价标准、教学组织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机制、项目库等方面进行改造和融合,瞄准高端就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赛教双赢。
        ①基于赛教相融,确立《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结构设计竞赛”的竞赛内容,结合企业岗位生产实际对学生的要求,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能熟练进行结构模型的外观几何设计;熟练识读和绘制结构模型的三视图、剖面图和半剖面图;能根据三视图、剖面图、半剖面图计算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数量,并完成实物制作;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具备查阅资料、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等能力,为今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基于赛教相融,确定《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内容
        通过分析结构设计竞赛的能力要求,将其碎片化为知识点、技能点。《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建筑构造与制图》、《AutoCAD》等独立课程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按照结构设计竞赛的特点,对赛项资源进行项目化改造,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任务,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确定赛教相融的《结构设计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投影、多面正投影图、投影变换、截交线和相贯线、展开图等知识点,共64课时。通过讲授+现场教学,学习掌握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应用相应的软件完成结构模型的外观几何设计。


        ③基于赛教相融,确定《结构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模式
        参照结构设计竞赛的过程考核模式和任务评分标准,《结构设计基础》课程考核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即在每个工作任务结束后,及时开展任务评价;接着,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根据每个工作任务评价再进行一次项目的考核评价;最后,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汇总四个项目的考核评价做最后的评价,并将此作为最终该课程的考核成绩。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更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等能力的考查,促进了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④基于赛教相融,确定《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项目化改造后的课程,按照竞赛梯队培养的理念,实施分阶段、分层教学,授课方式以小组为主,授课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遵循“学生设计、学生制作、学生试验、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学生改进”的步骤进行教学环节设计。
        采用讲授、任务驱动法以及现场教学法组合的教学方式。并借助已建的结构力学实训室、技能实训场、工程材料检测室等校内基地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结构设计竞赛的特点,通过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分析总结、现场试验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⑤基于赛教相融,进行《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开发
        《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是将《建筑构造与制图》、《AutoCAD》等独立课程串联起来,按照结构设计竞赛的特点,整合成的一门新课程。将历年来省赛、国赛资源进行项目化改造,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任务,应用到《结构设计基础》课程中。
        2.实施方案
        将课程目标和竞赛目标融合,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以结构设计竞赛项目为教学载体,依托现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赛项特点以及课程逻辑顺序重构课程体系,秉承着“以赛促教”的原则,以课程作为依据,以竞赛为导向,重新确立《结构设计基础》的教学目标。
        重组课程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通过分析结构设计竞赛的能力要求,将其碎片化为知识点、技能点。《结构设计基础》课程将现有课程体系中的《建筑构造与制图》、《AutoCAD》等独立课程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按照结构设计竞赛的特点,对赛项资源进行项目化改造,转化为可实施的教学项目或任务,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内容体系。根据结构设计竞赛备赛周期及竞赛所需技能、知识能力要求不同,构建课程知识体系模块,让其既能够满足阶段性备赛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内容要求不同阶段对应的能力需求。
        融合大赛成绩评定标准确定考核模式。参照结构设计竞赛的过程考核模式和任务评分标准,确定《结构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模式。考核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在每个工作任务结束后,及时开展任务评价;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根据每个工作任务评价再进行一次项目的考核评价;在每个项目完成后,汇总四个项目的考核评价做最后的评价,并将此作为最终该课程的考核成绩。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教学组织方式。项目化改造后的课程,按照竞赛梯队培养的理念,实施分阶段、分层教学,授课方式以小组为主,授课方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采用“双任务驱动法”教学,做到课内项目任务明确,课后有类似相关的竞赛实训任务自主完成。遵循“学生设计、学生制作、学生试验、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总结、学生改进”的步骤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教师可采用边教、边启发、边做、边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中有做,做中有学,通过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训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工程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哲智.高职课程建设的反思与探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64-65.
[2]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78-80.
[3]陈慧敏.融“赛教学”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 (2):10-13.
[4]张舟,黄梦婷 . 关于高职院校“赛教融合”的几点思考 [J]. 职业教育 .2017,11:208、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