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放飞想象 —大班幼儿文学“创造想象”核心经验的支持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季碎妹
[导读] 文学想象是幼儿文学作品学习中的重要手段
        文学想象是幼儿文学作品学习中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文学作品中要获得和发展的核心经验之一。文学想象包括再造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和创造文学作品中的想象,其中创造想象有仿编、续编和局部创编三种形式。《指南》在语言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在5-6岁的时候要“根据故事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要使大班幼儿在学期末具备良好的文学想象能力,关键是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幼儿“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孩子天生就生活在想象世界之中,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适当的引领,一点小小的启发。我们都可以尽情地张开想象的翅膀,给孩子一片幻想的蓝天。让我们放飞童心,跟着想象力一起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一、精选文学作品,让想象有了放飞的翅膀
        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在意境、主题、情节还是语言的使用上都极具匠心。一方面精选充满奇思妙想的文学作品,给予幼儿广阔、无边际的想象空间,激发幼儿创编想象的无限乐趣。如绘本图书《跑跑镇》中,“碰撞”无处不在,碰撞出更新奇、美好的事物来。“碰撞”的创意提供给孩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能引起幼儿好奇心,启动丰富的联想,吸引幼儿参与其中,意犹未尽,推动更远的想象空间。一方面选择依托于解决问题的故事。如文学作品《老鼠遇上狮子……》,老鼠和狮子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它们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贴近幼儿是生活,让幼儿产生无限的遐想,同时当狮子抓住老鼠,狮子被困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能引发幼儿思考、联想。
        二、巧用支架,让想象有了放飞的高度
        理解先于创造。幼儿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想象是基于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基础上。幼儿只有对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意境和主题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文学作品基本特点的创造想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根据文学作品内容,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支架,更好地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从而让幼儿的想象有了放飞的高度。
        支架一:多媒体辅助策略
        采用多媒体支架策略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直观、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多媒体课件能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故事画面,让幼儿在视、听、运动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插上文学的想象翅膀,让幼儿的文学想象有了放飞的欲望及能力。如大班文学想象活动《当老鼠遇上狮子……》,借助幼儿无声动画为载体教学,幼儿对画面观察的敏感度、细致度高于一般的教图观察,为幼儿展开文学想象奠定了良好的观察基础。同时无声动画的形式蕴含了为后续的角色对话的猜想进行配音游戏提供了契机。
        支架二:互动式游戏策略
        游戏是幼儿文学想象的重要表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采用互动式游戏策略将文学作品的想象置换到游戏中,为幼儿与同伴之间提供合作游戏,在合作游戏不仅促进幼儿文学想象,而且获得情感的满足,幼儿的想象和表达会更为鲜活生动。如大班文学想象活动《跑跑镇》,在活动最后环节采用互动式游戏带领幼儿走进跑跑镇,带着幼儿乘着想象的翅膀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提供“居民证”供幼儿选择,让幼儿快快乐乐地当一回跑跑镇上的居民。在的幽默的音乐声中小“居民”们快乐地“奔跑”着“碰撞”在一起,变成什么新奇的事物呢。教师以跑跑镇上的“记者”出现,采访碰撞在一起的居民们,小居民们两两创编,孩子们的文学想象在这里高飞,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支架三:图谱式支持策略
        幼儿“创造文学作品的想象”有三种水平,为使幼儿更好地进行故事仿编、续编,教师可以设计续编线索的图谱,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想象故事的情节,形成故事编构思路。图谱式支持策略有助于让幼儿零散的、碎片化的想象朝着有情节的想象发展。如大班文学想象活动《飞呀飞》,小动物羡慕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虽然乌鸦奶奶说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但是小蚂蚁想到的办法——小蚂蚁摘了一朵蒲公英飞上了天空,小蚂蚁高兴地说:“看,我飞得多自在!”那么小青蛙、小兔、小猪、小河马……等其他小动物想到了什么办法飞上了天空?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仿编,教师设计了图谱“谁?想到了什么办法?飞上天会怎么说?” 

这种图谱的呈现,能够帮助幼儿建构情节的结构,让幼儿的创造文学想象更有思路,更有目的。
        三、多元化的路径,让想象有了腾飞的精彩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提供多种支架带领幼儿乘着想象的翅膀去旅行,促进幼儿文学想象的发展。要使大班幼儿的文学想象有更好地提升,教师可以搭建多元化的文学想象路径,满足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让更多的幼儿的文学想象有腾飞的精彩。
        路径一:绘画表达式
        绘画是一种象征性语言,4-6岁的幼儿大多处于皮亚杰所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借助动作和具体表象来表达、表现。借助绘画的方式进行文学想象,绘画的过程就是幼儿想象、表达的过程。绘画表达式文学想象是指当幼儿理解某一故事、绘本或场景之后,在成人的启发、思考下,幼儿把自己所思所想通过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尝试把绘画的内容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操作流程做好以上三个“给予”,促进幼儿文学想象,分别是给实物补留白、给场景画故事和给平台说故事(见图1)。
       
      
       
        图1 绘画表达式操作流程
        在活动室创设“故事创编屋”,把幼儿绘画的故事展现在活动区的墙面上,幼儿三三两两结伴表达自己绘画的或他人绘画的故事内容,为幼儿文学想象的表达提供了平台。幼儿边画边想、边画边说,每一笔是故事的一个情节,一幅画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促进了幼儿的文学想象能力。
   路径二:玩偶表演式
        角色表演是大班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借助玩偶引发幼儿创造文学想象,让角色更直观、生动、有趣,进一步增强了儿童故事创编的欲望。玩偶表演式文学想象是利用玩偶引发幼儿想象创编故事内容,让幼儿置身于某一角色中把表演的方式表达、表现。 其操作流程是环境支持、自由创编和互动表演(见图2)。环境支持是创编表演的基础,自由创编和互动表演是创编的两种形式。
       
       
   

        图2玩偶表演式操作流程
        玩偶表演式文学想象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表现形式。幼儿与同伴之间用表演的方式表现文学作品,让故事创编的角色对话、互动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满足不同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的幼儿。
        路径三:词语搭桥式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可以尝试词汇搭桥式文学想象。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推进幼儿文学作品创造想象的第三种水平。词汇搭桥式文学想象是指即提供若干个词汇,在幼儿理解词汇的基础上,引发幼儿把词汇进行组合、联想、创编成一个故事。其操作流程分别是提供词汇、词汇搭桥和取个名字(见图3)。提供适宜的词汇是基础,词汇搭桥采用接龙创编和独立创编两种创编方式,先确定故事主题还是创编好后再命名故事名称,可以根据创编需要调整。
       
       


        图3  词语搭桥式操作流程
        词汇搭桥式文学想象活动没有固定的故事发展情节,这样的文学作品想象更开放、自主。抽象的词汇更能发展幼儿创编思维,提高幼儿文学想象能力。同时接龙创编的形式调动了幼儿创编的兴趣,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创造文学作品的想象”这一核心经验上,带领幼儿奇思妙想,乘着想象的翅膀来大胆创想,逐步做到从文学作品单个要素的创造到文学作品完整要素的创造,从口语化的创造表达到书面化、文学化的多样化创造表达的发展历程。推进大班幼儿的文学想象有腾飞的精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