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轨道交通类人才订单式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潘峰
[导读]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摘要: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如何培养出符合轨道交通产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当前已成为轨道交通类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师资的培养、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订单式培养的具体实施,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应用型本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轨道交通类人才;订单式;培养体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八纵八横” 战略的实施,国家高铁、国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就城市轨道交通举例,我国1965年开通北京地铁1号线,此后国家先后出现两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潮,批准建设的项目基本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从2003年至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步入全面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6条,累计达到211条。截至2019年底,中国内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6730.27公里,同比增长16.8%。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轨道交通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作为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的用人协议为依据,全面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由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计划,完全按照该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标准来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招生开始,到教学、考核、就业,企业全程同步参与,深度校企合作保证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在内的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品德等常规教育外,还应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注重吸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心、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
2.订单式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对各类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进行调研,明确轨道交通领域的职业需求。然后,由学校教学团队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团队,按照岗位群进行岗位能力要素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制订统一规范的课程标准,将企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操作守则岗位体系和职责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并实时跟踪企业新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专业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教学采取一体化和项目式的方法进行,根据行业发展快设备更新快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充实新知识,以典型产品组织专业课的教学,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同时将轨道交通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纳入到项目式课程体系中,并按照工学交替的方式,由企业专家或技术能手参与,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和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满足应用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的培养理论知识深厚同时实践能力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制度
        依托轨道交通类重点大学和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一方面,聘请轨道交通类重点大学知名教授对现有的轨道交通专业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与轨道交通相关企业合作,派遣专业教师到现场,进行职业岗位实践学习,熟悉相关岗位工作流程,丰富一线工作经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聘请一线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
        学校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实践技能、技术和经验是大部分校内专任教师不可比拟的,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3)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项目合作
        教师的科研项目往往来源于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校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基地和实验实训基地,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技术攻关,拓展科技服务活动,加强与生产科研部门合作的同时,也为教师从事深度融合的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4)以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考证为抓手,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升
        职业技能大赛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质量检测,是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推进器。技能竞赛水平体现在学生,决定于教师。教师要依托企业,重视并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另外,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资格或技能的认定评审,不断提高“双师型”素质。
4.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
        构建综合情境化“理实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行教研室+工作室+实训室“三室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条件,由教研室骨干教师牵头在实训室地基础上组建工作室,以工作室为窗口承接项目,一方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用承接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实训项目,充分实现“教、学、研”结合。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搭建实训室环境,让学生在实训室时能有代入感,满足情境化教学需求。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均在实训室完成,实现了理论、实验、实践、实训教学内容一体化。
5.订单式培养的具体实施
        (1)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校企联合办学。为此,学校和企业双方要签署《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协议书》。
        (2)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学校协助,精心挑选订单班学生。对自愿报名的学生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并参考学生的在校成绩和表现,经过综合考核,从报名学生中甄选出优秀学生组成订单班。
        (3)全面参与教学管理
        订单协议签订后,公司派出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各院校专业指导委员会,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入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对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分解与组合,共同确定订单班教学计划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对订单班学生从师资、教材、实习安排等方面进行全面参与和管理,以培养企业满意的人才。
        (4)精心安排学生实习
        订单班学生毕业前,公司与学校共同组织安排实习和岗前培训。公司挑选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作为学生的师傅,通过集体授课和师徒带教等多种方式,按照公司的上岗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务必使学生在上岗前取得工作岗位的上岗证。
        (5)考核验收
        订单班学生的考核验收分为学校验收和公司考核两部分。在学校结束理论学习后,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订单班验收组赴学校进行淘汰验收,结合验收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在校学习成绩、操行表现等综合考虑确定合格人员。通过学校验收的学生方可进入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订单班学生需参加相应工种的上岗证取证考核。考核合格获得相应证书者被正式录用,否则予以淘汰。
6.结束语
        如今,“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很多学校正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既能解决企业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又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这种模式是在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构建的衔接通道。它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 孔湘君.基于“双向嵌入”校企合作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文化视野,441-443.
[2] 王海燕.“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4):118-120.
[3] 涂宏斌,冯媛媛,周艳丽.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2016.10,第2卷第19期:60-61.
[4] 屈霞,韩学超,万军.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年第7期: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