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李贞 陈功力
[导读] 在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当前,共生、共存、同一个地球的认知普及更加迫切
        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多变的当前,共生、共存、同一个地球的认知普及更加迫切,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中国影响力的提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积淀作用,也面临更多风险与挑战:如何为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力量,如何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立足于全球疫情防控的当下,通过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状,解析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意蕴。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国方案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明确指引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013年3月,习近平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主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演讲,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至今已完整提出“四个坚持”、“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章、宪法,更是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更多空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这一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在探讨人的本原时,有金木水火土的提炼,也有图腾文化的延展,而加注人的实践活动之后,世界被区分为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提出“大同”思想、以及当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对于世界本原的追问又有新的解答。
        一、理论依托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观
        当今时代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协力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各国需共同努力、各尽其责,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新路,设计涵盖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总体布局。以尊重多元文化、多元文明为前提的意识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并不意外,首先强调摒弃文化一统、霸权主义,中国在提倡文化自信的同时,更是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应该以更从容地姿态展示中国魅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应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工业文明的道路在发展初期皆以生态损耗为代价,雾都、雾霾等词汇成为焦点并不仅仅呈现在21世纪,面对工业进程中的弯路,中国政府应拿出切实方案和举措,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19年4月,习近平宣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上下功夫,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习近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19.]2020年5月,面对当前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新冠疫情被多个国家关系专家定义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引子,呈现出国际关系主导多元化、利益体多元化,在全球生态治理中或有打破规则之举,或有加紧抱团之举,在大自然给人类强力一击后,人类应如何抉择,中国举全国之力共同抗击,展示中国方案,展现大国应有之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创新,融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精神,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新华社,2017-01-15.]作为大国特色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近现代国家关系轮番出现“均势”和“霸权”局面提供超越的可能性,为国家间解决冲突 走向合作提供了一种中国方案和解决范式,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文明建设、文明进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融汇,追求天下大同。[ 徐艳玲,李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6(3):108-113.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大纲》中认为,马尔萨斯理论错误地把生存问题归因于造物主储藏的不足,未认识到人类法则。也正是在反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过程中,无产阶级概念第一次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当中,以及对蒲鲁东企业观点批判、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决裂的过程。[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M].牛津翻译版本.2018(7):475-48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用“新陈代谢”一词定义劳动过程,认为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的过程,实际劳动应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占有自然资源,是促进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劳动。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J].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05-111.]《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把历史科学划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方面。指出只要有人的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互相牵连,人与自然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发展的目标。与之前所概述的可持续发展观一脉相承,也与同世纪学者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紧密联系起来。二者的综合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石,从生存论的角度阐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关系。
        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生态理论进行批判,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大纲》指出,马尔萨斯理论错误地把生存问题归因于造物主储藏的不足,未认识到人类法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用“新陈代谢”一词定义劳动过程,认为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的过程,实际劳动应该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占有自然资源,是促进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劳动。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总括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把历史科学划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方面,指出只要有人的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互相牵连,人与自然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发展的目标。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于实践,终极目的即落脚点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主张辩证的历史的看待研究对象,不仅要立足当前研究自然系统本身,更要用历史发展与联系的方法研究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人类社会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在实践观、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整体理解,主要内容有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观、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视角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解决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设想等。


        二、崭新思路
        1、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新的时代彰显新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与发展。而在全球进入第三次产业革命重要转换期,为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与要义,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牢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也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当今全球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对其他国家及地区施以援助,不仅是前瞻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更是为解决世界向何处去等问题提供了全新选择,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汇聚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把控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均衡点,是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道。[ 赵可金,赵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3):23-29.
基金项目:德阳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题特征及当代价值”(DY20CO31)
 李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功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德阳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题特征及当代价值”(DY20CO31)
 李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陈功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发展需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的形成是动态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新思想。2015年10月,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强调打造“五位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总路径,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当下热点词汇:花园城市、生态公园、三江源、绿水青山等,反映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新定义、新追求,也是社会基本矛盾转化的主要依据。
        三、价值意蕴
        1、共同归属感
        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任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不可能独自应对,无论国际、地区还是行业问题,都不再有“孤岛”,应该制定“系统性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前瞻性、长久性的特点。在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以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表达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生态环境既是关系党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并发展,延展中国特色,建设国家生态公园,有益于人们在舒适、安心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应时代呼唤孕育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理念主旨是构建绿色、包容、普世的处世之道,超越家族、国家单一体系,重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交友之道,夹带经济利益、生态追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理念,让全球人民有共同价值诉求。
        2、谋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时代要求,并且凝聚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新时代意义。在如何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把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层面,中国彰显大国本色,承载对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也为打破经济封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新时代的建设中更应把握机遇、谋求创新增长、实现联动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五位一体”的实践路径,清晰构建中国道路,为社会意识形态复杂、存在逆全球化趋势的世界指明发展方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攻坚期,更应将“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
        3、防疫正当时
        全球疫情防控的当下,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大众化、普及化,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生态美丽家园更为重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更多空间。借助疫情防控,中国全面推广健康生活习惯和良好饮食方式,如使用公筷、健康洗手、使用清洁能源;宣传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短视频推送、标语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采用“社区防控”、“联防联控”等举措进行防控,如疫区定级、全民核酸检测、全国调配物资等;积极支援其他国家,从医疗物资、科学技术等方面,在加强自身科学研发的力度之上,增援而非旁观。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全民行动、国际联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19.
2、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新华社,2017-01-15.
3、 徐艳玲,李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6(3):108-113.
4、 (古罗马)卢克莱修.物性论.[M].牛津翻译版本.2018(7):475-485.
5.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J].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05-111.
 6.赵可金,赵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世界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3):23-29.

 

 
基金项目:德阳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题特征及当代价值”(DY20CO31)
个人简历: 李贞,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个人简历:陈功力,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