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1.案例介绍
小文,瘦小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瓜子脸上配上一对细小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精明、调皮的男孩子。一年级时,他上课总也坐不住,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捣乱同学,甚至有时会离开座位到教室外蹲着,自个儿玩自个儿的。课间跟同学玩耍时经常骂脏话,经常跟同学有摩擦,没有忍让心,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有的同学叫他“小怪兽”。
2.案例分析
经过家访得知,小文的父母在他上幼儿园大班时就离异了,现在跟爸爸一起生活。家里还有一个爷爷,爷爷是位退休教师。爸爸从事修理工作,妈妈开着一个理发店。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一)关注特殊,寻找方法
小文另类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在思考小文为什么会上课坐不住?一到下课我就让小文帮我拿教科书到办公室,跟他聊天。“小文,今天老师给你们讲课,你喜欢听吗?”小王眯缝着小眼睛说:“老师,我喜欢听啊!但是我总想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上课的”。说完做了个鬼脸就跑开了。看着小文调皮的背影,我是陷入了沉思。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有大胆发言讨论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关注特殊学生“小文”上课的表现。一旦发现他上课走神或捣乱就提问他,把他的注意力牵引到课堂上。每节课都评选纪律之星、发言积极之星,每个人获得一颗星就可以为小组加上1分。同学们特别积极,都想为小组争得荣誉。在集体的感召下,小文的行为受到了约束,有好几次获得了“发言积极之星”。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小文在课堂上基本上能坐得住了。
(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天,小丽哭着跑进我的办公室说:“小文打我,还骂我脏话,可难听啦!”据了解小文经常骂人,只要不合他的意,脏话就从他的嘴里蹦出来。正说着,同学们簇拥着把“罪犯”小文抓到了办公室。一时间,办公室里挤满了看着热闹的同学,看着这混乱的场面,我先让其他同学回教室,留下了小文、受伤的小丽和几个“目击证人”。先有小丽陈述了事情的原委,其他孩子都指正小文打人骂人,而小文振振有词地说:“我只是和她们玩抓怪兽游戏,她就骂我是坏怪兽、死妖怪,其他同学也跟着叫,她还说我妈妈是个坏女人,我也就骂她是坏女人”,说着也哭了起来。此时场面处于焦灼状态,当时我先让两颗受伤的心暂时平复,指出小文打人不对,双方骂人都有错。小文和小丽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接着说:“知道错了就要改错才是好孩子,不允许打人,动手打人就是错上加错”。听着老师的分析,小文和小丽停止了哭泣。小丽主动说:“小文,对不起,我不应该骂你,说你妈妈坏话”。小文委屈地说:“没关系,我也不应该动手打你”。似乎一场闹剧再握手言和中平息了。
事后,我侧面了解到一些新的情况:小丽和小文是邻居,小文从小活泼好动,经常和小丽一起玩。自从小文的爸爸妈妈离异后,两家就很少往来。据说,小文爸爸妈妈在离异时,邻居们经常听到吵闹的声音,还听到小文的爷爷骂他妈妈的话语。当小文上了小学后一直就跟爸爸爷爷生活,小文作业不完成时,总能听到小文爸爸打骂小文的声音。小文特别怕爸爸,记得有几次小文没完成作业,我让他回家后补,并准备打电话告诉他爸爸,小文总是恳求不要告诉他爸爸,说他课间休息时补来。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
(三)诊断分析,对症下药
得知了原因,我分别走访了小文的爸爸和妈妈。在与小文爸爸交流中得知,在刚离婚时,夫妻俩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闹,也没注意到孩子的感受,甚至连老人也曾在孩子面前说过母亲的坏话。爸爸在离异的时候也经常喝酒解闷,在小文的教育上更多的是说一不二,两三句话说着不听肯定是“棍棒教育”。
在与小文妈妈的交流中得知,离婚是因为两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不一致,经常发生争执,但对小文的爱是一致的。妈妈在离婚时也对小文的抚养权争执过,但最后还是小文跟了父亲,母亲只有一星期看望一两次的权利。妈妈还经常听说,小文的爸爸叫小文不要去找他妈妈,说她妈妈的坏话。以至于妈妈心凉了,甚至几个星期才去看望小文一次。
现在终于知道“怪兽”小文的症结:家庭的解体,促使年幼的小文坐不住、易怒,甚至骂人打人。孩子本身是弱势群体,原本温馨充满爱意的家,由于父母婚姻的破裂,让弱小的心灵受到了重创,在加上大人在离异初期心理的不平衡难免带着不满情绪,甚至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易怒、暴躁、难以包容,甚至有动手打人的过激行为。
找到了原因,我首先更加关注、疼爱小文了。课堂上只要小文举手就让他发言,即使有时回答的不着边际,也鼓励表扬他,让他意识到老师是关注他的。下课时,经常跟小文聊天谈心,鼓励他多参与同学玩游戏。慢慢的小文与同学的冲突少了,他也不装“怪兽”吓人了,和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起来。
其次,“报喜不报忧”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只要小文有一点儿进步,就及时告诉他爸爸妈妈,并提出下一步小文应该注意的地方,让家长和老师拉近了距离。在多次家访中,不断渗透“不要在孩子面前评论夫妻双方的对错,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都爱他”的思想,同时向小文的爸爸提出让妈妈多带带孩子,让孩子慢慢适应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的生活,增强小文的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年级时候的一天,小文兴高采烈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妈妈找到了一个叔叔,是开电影院的,昨天还带我和妈妈去看电影了!还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爸爸换了工作,帮姑妈经营宾馆,当上了个经理啦!他现在正和一个教书的阿姨谈恋爱呢……”小文连珠炮式地说着。可以看出小文已经慢慢从父母离异的阴霾中走了出来。老师为小文的转变感到欣喜。
让小文发生突飞猛进变化的是发生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节美术课后。美术老师兴冲冲地跟我说:”这久小文画的画可逼真了,他很有画画的天分”。我找到了小文,转述了美术老师的表扬,小文更加高兴了。原来小文特别爱看漫画,在假期里还学习了漫画,连小时候同学叫他“怪兽”的样子都画了好几版。当小文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时,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小文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接着,我鼓励小文继续创作和投稿。小文的作品先后几次在学校的校报《永昌栏》中刊登。到了六年级,小文再也不是那个易怒、冲动、打架、骂人的“小怪兽”了,他还被同学推荐为卫生委员。每天来的最早的就是他,劳动最积极的也是他。同学要是有个心事儿,他也能主动去开导帮助,真正成为我们班的“小暖男”。
三、成效及反思
从“怪兽”小文的成功转变中,我们不能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家庭的破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孩子或出现易怒暴躁,甚至骂人打人;或沉默寡言,胆小,无法融入班集体,显得另类。随着社会的进步,离婚率不断攀升。作为父母也不愿意因离异给孩子带来伤害,但当夫妻无法再继续生活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孩子的问题。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诋毁对方,更不能说对方的坏话,让孩子从小埋下仇恨的种子。父母应该首先调试自己的心理,理性的对待生活,尽量为孩子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给孩子以安全感。父母虽然分开了,但对孩子的爱是不变的。要多与孩子沟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适应父母离异后的生活。
2、关注“特殊”儿童,用爱和耐心浇灌花朵。一个班集体里总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孩子,有时总让你头痛不已或束手无策。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悉心教导,总能找到转变孩子心灵的契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除了父母的陪伴,老师是孩子重要的他人。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闪光点,不断呵护,不断培育,受伤的小树定会不断扶正、催化、拔节,同样能长成参天大树。
3、家校合力,让孩子更健康。对于特殊的家庭,家长与老师的距离感特别强,有时羞于启齿家庭琐事。作为教师,更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在沟通时切忌以告状式交流,让家长感受到的不光是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更应该是在当前状态下给家长提供帮扶的方法。人心暖了,沟通自然顺畅了,方法自然也多了,最终受益的是受伤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校合力,给孩子撑起的是一片爱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