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尹学星
[导读]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战略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战略,新时代下的新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无法真正取得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小学阶段是思想和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针对农村小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本文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策略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需要在小学生思想意识启蒙的初级阶段借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进行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水平。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依然采用了传统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通过满堂灌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持续处于被动,而且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于形式化的问题,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教学内容不够严谨,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了脱离现象,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第三,许多老师对教材内容掌握不深刻,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既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水平的提升。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
        1、立足教材,开展主题式教育
        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老师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意义,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1]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主题式教育,引导学生在与他人进行友好交往时要真心诚意,要关爱他人,纠正学生从自我、任性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文明、礼让的好习惯。

比如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老师可以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为学生讲述更加丰富的关于诚信的知识内容,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通过主题式教育,学生不仅学到了关于诚信的德育知识,同时也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诚信的内涵,体会到诚信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2、借助情境导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重要教学环节,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情境导入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影响,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也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将知识内容走进内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爱国歌曲《龙的传人》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动感的音乐中激发起爱国情怀,陶冶了小学生的道德情操。
        3、结合生活实际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最核心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积极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案例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同时也体会到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了小学生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协同发展。比如为了培养小学生文明友善的思想意识,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热点问题来进行知识讲解。比如老师拿“公交车给老人让座该不该?”的生活实际案例来启发学生针对日常乘车过程中先上后先、文明礼让、友善待人的行为规范来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乘车时如果没有这些行为规范会产生哪些后果?如果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那么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老人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果别人给你让座了,那么你应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在熟悉的生活案例中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行为规范不仅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同时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有效保障,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总结: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提高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的主要途径,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渗透进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印在学生心理,实现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伍代全.着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中外交流.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