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论文探讨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能力;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同学的心中,这些话语都耳熟能详。这些话,更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然而,在当前的时代,在电脑、电视、手机充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时代,学生的阅读量却越来越少。因此,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来说,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在经过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
一、巧引导,让学生想读课外书。 任何事情,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机,产生需要。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必不可少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激起兴趣的基础上,推荐学生有指向有目标地进行阅读。只有有了兴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才会觉得愉悦而有兴趣,从而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巧设悬念激趣,诱发学生阅读的愿望。比如,可以用故事来设悬念激趣。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天性。一旦老师讲故事,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出精神抖擞,迫不及待的样子。此时,老师一定要声情并茂,尽力渲染故事情节,把他们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到精彩之处,教师却嘎然而止,并且告诉他们:后面的故事更精彩,要想知道结果,请自已课外去读,不但可以知道故事的全部,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可能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追踪了解,相机提问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座谈等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巧卖弄巧运用”,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去读书,虽然是成功的第一步,但要让学生有持久的读书动力,还是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知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用处。这是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关键。为此,教师一要“善于卖弄”。就是要老师多利用班会课、活动课、作文课等时机,巧妙地卖弄和运用课外阅读带来的知识,使自己的“口才显得更好”,使自己的课更有趣,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老师能够讲这些,都是自己喜欢阅读的结果,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二要“善于引导”。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或组织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三要“设计应用”。就是除自己时时处处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进行应用外,还有计划地要求和指导学生进行运用。
一旦发现学生在作文中、课堂发言中、讨论辩论中有了运用,都立即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表扬,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直接用处,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和阅读应用。
二、巧授渔,让学生会读课外书。对于上面的做法,只能叫浅尝辄止。只凭故事情节的吸引,带着猎奇的心理去读,只会是走马观花;为了在作文中运用,在课堂上使发言显得精彩,虽使阅读进了一步,但学生如果既不懂得选读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那还是会收效甚微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想读,而且还要会读,要读得有收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一)关联选读。小学生想读书了,往往也不知道读些什么书,选些什么书。关联选读,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选书的第一步。我们的教材,选的内容都很好,所谓关联选读,就是在教学或写作的恰当时机,有目的地让学生会选择阅读有关联的文章或书籍,以便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或《皇帝的新装》之时,也可介绍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教学《将相和》《赤壁之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学习外国名著单元,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外国名著;再如,在教学写作“中华魂”征文之前,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国精神颂》;每一册的“快乐读书吧”也是关联性选读的好内容。这样,既让学生学习致用,也可以让学生读到好书。
(二)感知速读。读书一般需要读二遍以上。第一遍宜快速阅读,以感知了解大概为主。但要告诉学生,在快速阅读时,要集中精力,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消化,哪些需要第二遍细读深读,哪些应该第二遍简略以节省时间,这样,才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量。现在的时代,是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时代,只有能快速处理信息,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三)精处深读。在速读作出判断后,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对精处进行细读,也就是对于重点文章或重点部分,要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细读中,要么体会词句运用的妙处,要么理解感受表达思想或感情的真处。此时,就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勾画,边摘抄积累,从而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四)读中记录。“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读书最好的方法。为了达到一定的读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做标记,读到自己喜欢的或认为重要的地方的时候,采用自己的一套符号来画出来。二是做摘抄,读到精彩词句或者读到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将文字抄下来,注明书名和作者。三是记问题,读到让自己疑惑或者与作者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可以记录在旁边。四是配插图,读到精彩的片断或某一个感兴趣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配上一幅精美的插图,更能加深印象和理解。
三、读用结合,鼓励坚持。语文学习能力的体现,最终是在运用上。因此,阅读之后,老师一定要多种方式让学生运用。为此,老师一是应该通过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方式进行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或在写作中、课堂发言中运用较多较好的学生进行及时鼓励和表彰,让他们感受阅读的快乐。二是凡发现在进行运用的,一律要给予指导,使之掌握方法并运用得更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可以鼓励学生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使之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还可以促进班级整体的阅读习惯,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总体讲,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能力,既要注意过程的循序渐进,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学合理,还要注意从个体到整体的发展。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一定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