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趣味性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期   作者:严枫
[导读]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物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
       摘要: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物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形式手段单一,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刻板单薄,导致许多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意,感受不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自然无法真正提升自身的物理能力。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让学生真正爱上物理教学。本文根据课堂导入、直观教具、课外实践三个方面开展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教学;策略探讨
        物理教学相比于其他科目而言更加富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也就说明它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更高,教师在此阶段如果采取不当的教学手段,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对物理的厌烦情绪。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教师所要做得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产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欲望,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效率。
        一、重视物理知识的课堂导入实现趣味性教学
        课堂的导入环节直接决定一节课的质量好坏。许多教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在课堂的一开始就为学生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在课堂之中的教学效率。为了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堂之中的注意力,教师要格外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彻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浮力”这一知识的教学时,首先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就可以以一个演示实验作为导入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接着将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针对这样的实验现象,教师进行提问:从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就会开始思考,并尝试将其解答。教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再进行总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接着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然同学们都这么的好奇,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浮力,一起去探索浮力的性质吧。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让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一下子便高涨了起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课堂活动之中。
        二、引入直观性教学用具实现趣味性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多媒体技术就是的一项常用手段。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较弱,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2】。多媒体教学其本身的特性能够辅助教师将知识变的直观化,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物理知识本质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之中。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这一节课时,首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为学生准备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工具,通过这些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有关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的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的呈现青岛西海岸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或者也可以将杯子盛满清澈的水,并且随后将筷子斜插到杯子的底部,引导学生从侧面斜视水面进行观察,学生们会惊奇地发现水中的筷子出现了弯折。或者教师还可以将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让学生们自主的观察,通过细致地观察学生发现笔杆看起来好像出现了错位。再或者也可以在课堂中拿出一只长方形的鱼缸,并且在里面养上一条金鱼,随后让学生们从鱼缸的拐角去观察金鱼的变化,学生们会惊讶地发现鱼缸中的金鱼从一条变成了两条,并且它们的大小和神态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通过直观化的教材为学生进行直观性现象的观察,让课教材中的一些刻板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到折射现象发生的变化,并为之后课堂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现趣味性教学
        物理理论的发现本身便是建立在科学家的实践之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避免过度依赖课本教材,以更加生动、灵活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物理知识的主动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节课时,就可以以水源为切入点。首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每个小组平均为四人,这四个人在物理学习方面各有优缺点,然后让学生对学校用水情况进行细致调查,并根据自己的调查与小组成员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将最后的结果写成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再根据报告总结出一份有关于对学校节约用水的书面倡议。同时教师还可以让他们观察学校周围的水资源污染的情况以及周边居民的具体用水情况,让学生了解污水的来源以及现状,并且引导学生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些有关于污水净化的提议以及节约用水的具体方案。通过在这样的实际课外活动的引导之下,帮助学生完成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学生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学会用心去体验,并且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受物理教学,提高自身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成就。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初中物理水平首先要从自身的教学手段入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完成物理教学。教师要避免传统“大满贯”形式,多为学生在课堂中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感受教学中的活力。以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双红.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6):116.
        【2】彭所平.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探讨[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4, 000(004):P.37-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