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林耿萍
[导读]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之后学习语文奠定基础。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了,让学生学习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觉到熟悉的氛围,并且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用生活会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助于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生活化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这一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小学语文老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转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重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逐步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了语文学科的课堂质量[2]。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近况
        (一)教学观念问题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习作教学中仍然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处于模式教学,教学太过于形式化。这种一味的要求学生通过背诵记住优美的词语和段落的,到时将他们应用到习作当中。当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段落时,并没有进行灵活变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维思考。致使学生无法真正明白习作的内涵,无法把握习作之间的相关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学生重视度不够
        小学时期的学生的心智还不完善,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对于语文的词语的使用方法,语文修辞手法的运用,语文各种问题的特点等掌握还不够全面,还有就是没有大量的习作素材积累。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将习作教学作为重点,只是盲目的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习作也不怎么重视。老师布置的习作练习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积极主动且高效率的完成,影响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习作思路问题
        小学时期的习作教学重点要求就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能力。由于小学生的阅读量比较少,社会实践经验十分少,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小学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时,也没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更没有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深层次交流,使得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真实需求,造成学生习作思维受限,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四)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重要的组成之一。目前,小学生平时在习作练习时,大多数学生基本都是生搬硬套,没有对习作进行提前构思,更别说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关注学生习作能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致使学生的写出的作文没有真实情感包含其中,与日常生活脱离,缺少了本该小学生文章中的灵动性。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模式指的是把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现实的真实感受记录在作文中,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语文作文产生兴趣[1]。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日常生活观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所有琐事记录下来,用语文的写作技巧,组织好语言表达,把这些呈现出来。所以,日常生活实践不单单的将教学中的概念完美的诠释,还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发生生活的事物的点点滴滴,还能促进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3]。


三、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生活化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语文老师要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其中的意境,真实的去感受生活的点滴,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灵感,在习作当中有效的运用。
        例如,在写作练习时让学生写一篇“最难忘的一天”作文时,语文老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情境,将学生带领到写作氛围中。如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这一天里,许多人丧失生命和亲人。构建完成后,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以灾区受难者、救援者或者社会人们等角度去感受这难忘一天,体验这一天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把想到的写作到作文里面。
(二)创办生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要开展生活化习作教学模式,语文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参加各种生活实践活动,在参加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并做好相关记录方便之后习作。通过让学生做一些简单容易的事情,来感受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同时还提高的自我生活能力。
        例如,在写作练习时让学生写一篇“寒假的生活”作文时,老师让学生寒假在家里帮助家里做家务,比如帮做家务或者为父母洗脚等,让学生把经历过程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写作技巧把自己做的事情写作出来,在写作时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能使得学生的真实情感有地方宣泄,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材课文中的生活化知识
    在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本中的课文都是通过各个小故事的形势展示给小学生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习作教学时,要让学生回忆这些相关的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活化内容,提升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学会灵活使用课本中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习作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精简自己的语言表达,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
        例如,在写作练习时让学生写一篇“四季”作文时,就可以通过课文《找春天》、《秋天的图画》等课文搜集生活化的习作素材,进而展开写作,也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寻找描写四季的课文,如朱自清的《春》、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结合这些课文关于四季的写作手法,把自己理解的四季描写作出来。
(三)结合自身现实生活实践
        所有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重要因素。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去挖掘其中的趣味知识,不断的去总结分析,这样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积累了习作素材让学生习作有东西可写。习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老师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现实生活,去积累更多的素材,同时要让学生把真实情感掺杂进去,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能具有灵魂。小学生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更发挥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写作练习时让学生写一篇“我的父亲”作文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父亲进行观察,要写出父亲的无私的爱,也要将父亲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来。比如自己打架之后父亲的前后表现,一开始严厉训斥自己打架是不对的,之后又悄悄关心自己受伤情况,通过这种矛盾的行为体现出父亲的爱,通过这些开拓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真实经历书写出来让作品有血有肉。
结语
   小学时期的语文习作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文学思维的养成,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之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因此要在习作教学中引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到习作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动笔、应用和习作等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学素质[2]。
参考文献
[1]康玉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0):96-97.
[2]张恒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30):126-127.
[3]陈淑端.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2):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