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故事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疗愈作用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李俏巍
[导读] 故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特殊意义的,
        摘要:故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特殊意义的,作为一种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外部事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可以通过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积极正面的故事引导能够满足孩子正常的生活需求,而且有利于他们健康心理发展。本文通过对故事疗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解到故事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出积极正面的故事是能够起到疗愈作用的结论,这有利于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故事;幼儿身心发展;疗愈作用
        前言:对于幼儿来说,故事是他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桥梁,幼儿通过多样性的故事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幼儿教育机构和队伍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之路,家长们也不再只关注过硬的硬件设施,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孩子的综合发展上。其中,故事作为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专家重视其作用,并逐渐在幼儿教育中尝试幼儿故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助故事滋养幼儿的身心成长,帮助幼儿透过故事中熟悉的生活脉动,培育内在的能力与力量。
        一.故事的疗愈之光
        我们通常把故事对人们身心发展作用的疗愈方法叫做故事疗法,国外的一些专家们认为,人们都是存在内在幻想的,而在讲述故事的这个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透露出幻想中的真实部分,但这个过程可能是不被自身感知的。因此,我们可以将故事看做是人们情绪的一种投射,即借助一定的外部对象,并不受意识左右的一种情绪和想法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是人们的一种深层次动机机制。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就曾有学者利用故事来对精神分裂的儿童进行训练,并取得了很好的沟通效果,这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水平。“故事疗法”一词最早是日本的一位学者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这里的意思主要是让心理医生为患者讲述特定的故事。这一方法最初是被用于那些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较快的人群,帮助这些群体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德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佩塞施也曾在讲座中强调过故事对人们身心发展的作用,并建议观众们从故事中得到启示,并在故事的探讨中认清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便于获得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工作中积极的故事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内心潜在的动力,但不能完全依靠这种方法,激发潜力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最后,国外的学者曾经评估过故事疗法在幼儿精神疾病中的价值,评估报告显示,作为一种利用语言表达幻想的方法,故事疗法是有利于幼儿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借助这一方法来感知幼儿内心的想法。
        二.故事的疗愈作用
        和人生本身一样,故事是流动而有生命的存在。人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左右脑是“分工”的,左脑往往起到接受故事并对故事本身产生反应的作用,而右脑通常会对故事的结构和表达情绪起反应。多样化的故事内容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探索的心灵角落,让幼儿消化一些不安的、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与行为。
        (一)故事能够改变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
        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儿童心理治疗师发现,无论故事的内容是怎样的,听故事时所产生的真实体验都具有疗愈的作用。经常讲故事能够培养和强化孩子的注意力。喜欢自己阅读故事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会明显优于不喜欢阅读和听故事的孩子。故事的阅读和聆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增强词汇量,并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流程。对于一些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的孩子,故事还可能会增强他与旁人的交流,提高自信,并逐渐化解内心的负面情绪。而幼儿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习凝神静听,并养成倾听别人谈话的习惯,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还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故事中的内容。通常故事中生动正直的形象会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他们也会更有情感共鸣,这时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聆听,让他们在听完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便于逐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
        我们常说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儿童是有自己思维的。与其他儿童文学形式相比,故事往往通过曲折的故事结构和生动灵活的内容来赢得孩子们的喜欢。

简单的故事也同样给孩子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会将孩子们引入到一个无限推论的境界中,孩子们会根据故事描绘的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甚至会设计故事中人物接下来会展开的对话、对进行的动作等,会不断地扩充和延伸故事内容,这让孩子在猜想中获得快乐。
        (三)故事能够丰富幼儿的认知
         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很简单,要么是观察周围人的行为,要么是通过影视和书籍。故事可以说是幼儿认识世界、丰富知识的好教材,积极正面故事会宣扬正确的道德知识,社会性的小故事能够帮助孩子们认识自然,贴近生活的故事作用能够让孩子们了解人物关系。故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吸引孩子们兴趣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丰富他们的认知,激发学习欲望。
        三.故事让幼儿找到内在力量
        (一)营造环境,让故事自然的流过内心。
        幼儿往往因为年龄原因,并没有形成模式化的学习意识,一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更是如此,而故事是能够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他们往往更容易与故事中的人物、事物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交流能够将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成功以及失败转化成听者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们,可以安排内容积极向上、宣扬优秀精神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们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精力和精神,或者直接将集体活动的主题定为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小故事,这样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逐渐达到疗愈作用。但同时要注意,幼儿的注意力往往比较容易分散,周围一点小动静都会影响到他们。因此,必要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布置周围环境来保证孩子们全神贯注的状态,让他们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故事中。如运用固定的节奏和仪式:拉上窗帘,点上蜡烛,围坐一起,教师轻声、缓慢开始。很神奇的是,这个小小仪式,的确可以让一直注意力分散、喧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倾听老师讲故事。
        在对幼儿进行“故事疗法”前,还可以适当加入舒缓的音乐来稳定大家的情绪;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讲故事的老师或家长要根据故事的发展,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声情并茂地进行讲述。若出现幼儿注意力被周围事物吸引的情况,教师或家长可以通过变换讲故事的语调来吸引回幼儿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二)选择故事滋养幼儿的心灵
        幼儿时期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念和良好的习惯的重要阶段,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方面障碍。教师和家长们要根据幼儿成长的情况,选择积极正能量的故事,要保证故事的内容对幼儿性格、身心和体魄等各个方面有积极作用,不断减少幼儿心中的消极负面内容。贴近生活现实的故事内容也是比较常使用到的,因为,幼儿的心灵和眼睛都很干净,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也都是比较简单的。他们的接受故事主人公的能力比较强,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平时的习惯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正面性小故事,这样更能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如《害羞的小雏菊》《亲密的拥抱》《总是说“不”的挖掘机》,是有关影响幼儿气质的故事;又如《挑食的维尼》《吵闹的小矮人》《三匹小马》,是关于幼儿行为培养的故事。总之,所讲的故事都是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契合度来选择的。
        结语: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点内容,幼儿参与故事的过程和效果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参考点,让我们能够更深层地探寻幼儿的内心世界,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内心迷惑的问题和热切的希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寻求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方法,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赖芳铃.如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J].课程教育究,2020(17):15.
    [2]黄立群.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9(34):178.
    [3]陈小娇.刍议故事教育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作用[J].亚太教育,2016(28):4.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故事讲述与儿童身心滋养的实践研究”(2017XB094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