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可运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对此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二年级数学;有效性
就目前的数学教学来看,我国教育还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重点仍放在传授知识上面。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在这种枯燥无趣的教学环境下学习知识,不但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还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是小学学习阶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正应为数学具抽象性、逻辑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无法有直观性的接触,使学生对数学有着陌生的认知感。而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刚刚接触数学,自身还有这好玩、爱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强行将数学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厌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的下降,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人群为二年级学生,结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运用到数学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视频、短片、音乐等等,在短时间内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书本中抽象化的知识点,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到学生面前,使整个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1]。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知》这一课,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形状物体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让我们看看多媒体中都出现了怎样的图形”学生自由回答。接下来在运用多媒体播放室内摆设的图片,让学生在室内中找出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学生在图中找到了正方形与长方形,此过程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之后教师在提出问题:“同学们还有一种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让我们一起认识它”教师运用多媒体视频,视频中由长方形模型两端向不同方向拉伸,形成平行四边形。此过程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初步的了解,教师这时要在一旁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二、运用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我国大部分教师还受到“应试”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导致学生长期在被动下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产生兴趣,还会降低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将学生放到教学的中心地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本课知识,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师根据本课的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教师运用教室里的文具为学生创设一个日常买卖商品的情境。教师在讲台中摆放书本、铅笔、钢笔等文具,并用标签标明价格。接下来教师让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到讲台前挑选喜欢的商品,如挑选的为笔记本10元、钢笔23元时,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列出算式为10+23=?,教师向学生传授简单的计算办法,将23分成20与3,那么算式就为10+20+3=33。接下来教师继续向学生提问:“你手中有50元,老板应该找你多少元”学生自行思考列出算式为50—33=?,教师:“同学们你们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来算出结果好吗?”学生自行列式并算出结果为50-30-3=17,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解析,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此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的融入教学之中,激发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不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意识,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倾听他人的过程中能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为学生留一部分时间供他们梳理所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思维发散,更利于接下来的学习[3]。
例如,苏教版二年级下《测定方向》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怎样分辨方向,按照教具方位板向学生讲解方向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小部分时间梳理知识点。接下来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根据手中的指南针来测量图片中校园各个景物的方位。教师让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交流思考问题,并整合观测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教师此时还要在一旁进行相应的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后,在拓展教学中,教师让小组成员利用手中的方向板、指南针到校园里进行实际的测定,并向教师汇报自己观测结果,巩固课堂教学知识。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可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雪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 少男少女, 2018, 002(018):66-67.
[2]黎晓芬. 新课程下小学二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 000(021):116-116.
[3]吴静环.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 试题与研究,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