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营养剂,发展的增强剂,在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个人成长动力和推动社会的茁壮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对数学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是保持数学在教育中生机活力的有效形式。学习力可以让数学课程建设更加顺利的进行,因为学习力是每一个人的本能。本文从学习力视角出发,探寻有效的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策略。
关键字:教学方式;数学课程建设;学习力;
引言:
教学方式多元化,办学理念特色化是现代教育极力推崇的开展方向。对各类学科进行合理的变革是从根本上遵循上述改革的要求。介于高中数学对每一个求学者都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其课程进行与时俱进的建设是当今教育界必须着重考虑的。变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具有研究性的就是通过学习力来开展数学课程建设。因为在现在这个凡事都讲究全面、快节奏的社会,如果忽略学习,不及时给自己的认知“充电”,那么就容易被社会淘汰,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在学习力视角下开展高中数学课程建设更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求,也更能在推动现代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学习力的本质
学习力是新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的一种文化素养,学习力促使每一个人积极健康的考虑“学什么、怎么学”,为提高全国公民文化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裴娣娜教授对学习力是这样概括的:学习力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是促进学生健康茁壮生长的动力,它不同于对学科的学习能力,是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是把人当作物品来进行规划和塑形。学习力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于学习的一种力量。学习力的本质是能量而不是质量[1]。
二、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进入高中之前,每一个学生都至少有九年的数学学习经验,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因人而异。而要在经过高中的学习后,让每一个同学的数学能力处于平均水平,就需要学校合理的规划数学主科和副科的设置。数学作为高考热门学科,关系着每一个学子的未来,学校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建设是进一步对学生数学学习力的补差和发展采取有效措施。
2.挖掘数学人才
有很多学生从小就对数学的学习展现出非同一般的天赋,这种数学学习力较一般人更为充足的学生在高中继续对有难度的数学基本性质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让具有研究和创新数学的天才型学生的潜能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为未来从事数学研究工作蓄力。
3.提供数学消费基础
在高中学习的各种高等数学知识其实在很多人以后的生活中很少或者基本上就不会再出现。比如说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但是在其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还是很实用,比如参加一些速算比赛,对数学中的线条性、对称性进行其他如画画等的创作。这里的数学是作为一种常识存在,而不在是比较高端的科研理论[1]。
三、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准则
1.平衡数学的双重性
数学也如硬币一般具有双重性即数学内容的形式化和数学研发的积累化。在日常教学中,课本的编著都倾向于数学内容的形式化,而对数学研发的由量变引起质变的积累性不太看重。所以,在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革新中,需要平衡二者所占比重,加大一些数学实验,趣味数学选修课等培养学生对数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的认知。
2.关注数学的动态性
因为数学是一门通过各种实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而成的学科,其中的一些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真理,随着对每一个数学理论体系进行更加深入科学化的研究,它的内容会发生变化,一些以前因为实验环境简陋而控制变量不够严谨的理论都在逐步被修正其中的错误,论证过程更加流程化,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教学时对数学的动态性关注要跟上最新研究的步伐。
3.认识数学的特别性
得益于数学的双重性,数学的基本因素有条理性、说明性、大众性,体现了数学的抽象、周密和形式化,同时它还囊括了直觉性、创造性和个别性,这折射出了数学的具体化、阅历化和总结化的特点[1]。
四、基于学习力视角进行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1.对数学必修课程本土化
对数学必修课本在不改变原来的基础框架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增补使其更加符合本校的实际教育情况,老师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后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对书本的有效使用可以最大化,让学生们能够最合理的发散数学思维。比如说,在每一次数学考试之后,对全校出现错误率最多的几个数学题进行统计,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又多,很多可能在课本上并不是重点讲解的知识点就一笔带过了,但是学生可能并没有明白或者是重视,老师再安排课程对这些知识进行详细的串联、联想讲解,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掌握该知识点。
2.增设数学类选修课
数学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们数学思维发展要求而设,因为每个同学对数学的不同理论体系感兴趣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开设一些经典的数学选修课,既可以让学生们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数学学科,也可以让他们从繁重的主学科学习中暂时退出,为思维的活跃注入更多的能量,更有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
学校可以开设的数学选修课类型有三种:基础型数学选修课,丰富型数学选修课和发展型数学选修课。基础型数学选修课可以给学生提供比主学科课本更加灵活多变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学校学生的学情;丰富型数学选修课是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成果,一般有增设关联课和跨学科课两种,因为关注于数学学科的应用性,注重和其他学科相融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些实物中窥见数学的真谛;发展型数学选修课是针对在数学方面兴趣浓厚又由天赋的学生的,因为这一类选修课难度大,对创新能力、思维方式的要求都比较苛刻,是用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或者研发型人才的[2]。
3.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多元化
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一般的过程都是老课上课直接讲知识点、举例子,学生按照课本被动的学习,课后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又因为高考的重要性,学生们即使不喜欢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数学学习上,而老师也为了学生们可以有更好的成绩,经常性的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机械的重复知识点,布置很多的习题让学生们巩固学习的知识,这些缺乏机动性,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难有热情,也因为抵触情绪,让学习变得很吃力。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调研结果,合理的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学中多注重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引用,老师制作趣味性的教学PPT和搜集运用了数学知识的经典的建筑、科研产品等的视频,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网络自学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足去补齐短板。也可以施行分层教学[2],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材施教,让学习比较快的学生不用再重复学习已经掌握了的知识,也让还没弄明白的学生可以再获得专业性的指导,让优秀的学生分享学习技巧帮助学习稍微不足的学生也是不错的方法,学生之间有自己的交流方式有时候比老师讲解的思路更贴合学生的需求。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对学习力的本质和高中数学课程建设的意义、策略的叙述,是对学习力之于数学、数学之于高中学生全方面均衡发展的一个系统认知。在当代,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数学都在各个地方或明或暗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建设更好的计划和实践是每一个相关工作者必须重视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 唐恒钧,陈碧芬,张维忠. 基于学习力视角的高中数学课程建设[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03):17-21.
[2] 俞昕. 学习力视角下“绿色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理论与实践,2015(05):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