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课堂结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黄永强
[导读]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以往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结构已难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十分不利,对教学改革有关要求的落实贯彻造成阻碍。而作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知识结构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结构重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着眼情境教学模式,简要分析其在课堂结构的有关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堂构建;初中历史

        引言:情境教学,其立足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目的对生动、真实、具体的氛围与场景进行创设,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模式、形成积极的行为体验与态度体验。而初中历史所构建的教学情境则是其依据历史自身的社会性、复杂性以及过去性等特征将多元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主要目的为降低知识难度,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对历史知识主动学习,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一、教学情境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贴合
        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出于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知识时,教师应尽可能使多样化教学方法呈现历史真相,时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更贴近,让学生深刻理解与充分掌握距离其十分遥远的历史事实。虽然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可却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与历史知识,教师应结合历史教学,开发和学生具体情况相适应的教学资源,然后再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教学更灵活生动降低学生对史实的距离感[1]。我们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例,关于其中“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实,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是否应该修复对圆明园遗址”具有争议的实际问题,然后再提出:“针对圆明园修复,大家的看法是怎样的?”,通过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情感打开学生思路。通过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刻苦学习,由此进一步激发学生心中的家国情怀。能够将历史知识有效联系社会现实,利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二、通过导入情境创设,调动学习兴趣
        从某种角度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导入,只有在该环节中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到最佳,才可以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情绪的激发,更好地参与到正式的课堂教学,强化自主学习能力。若想实现该目标,则需要初中历史教师对课堂导入情境精心创设,和学生性格偏好、学习特征、学习水平等因素相结合,让所创设的课堂导入情境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在情境中提出质疑,唤醒其学习欲望以及对于新知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对历史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课堂导入效果更理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该过程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对自己和学生角色精准定位,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将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发挥,正确掌握教学方向和进度,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对历史知识进行思考与探究,在突显历史教学实质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我们以《原始的农耕生活》为例,历史教师可进行以下导入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精心制作的PPT课件,播放半坡遗址出土的鱼钩、纺轮等有关原始生产,先不要对图片进行解释让学生直接观看,然后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奇工具在当时的主要用途吗?这些工具的制成材料是什么哪?”等,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调动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求知欲,让学生勇于表达个人想法。学生地回答会有正确的和错误的,教师不应马上进行点评应该为学生留下悬念,时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心中的疑惑。
三、通过代表性历史影音资料对历史教学情境创设
        衡量一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主要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因此,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多元化、趣味性以及创新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的关键方法。即使历史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相距较远,可是能通过多元情境,例如历史遗物、电影片段、影像资料等方式将其形象、直观地复现,在学生眼前让历史真相再次上演[2]。这样学生则能在身临其境中得到启发,进而强化对知识掌握与理解。我们以《鸦片战争》为例,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和鸦片战争相关的影视剧片段:(1)官兵因为大量吸食鸦片而精神萎靡,严重削弱其战斗力;(2)清政府财政赤字、白银大量外流已经是入不敷出;(3)吸食鸦片之后带来的家破人亡等几个具有冲击性的片段,一方面将当时鸦片贸易为国人带来的水深火热生活直观再现,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针对毒品危害性的认识和。这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也接受了毒品防范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结束语:有关重建历史课堂结构,初中历史教师应将历史知识和情境有效结合,以此促进学生更为扎实掌握与深入理解知识点,重焕课堂教学活力,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与兴趣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综合学习能力的强化,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理想。
参考文献:
[1]杨娜娜.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学周刊,2020(02):64.
[2]胡生璐.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中学历史教学,2019(02):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