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方志国
[导读] 要想实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摘要:要想实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就应实现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教学出发点,以史料作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认知能力,促使让学生对各种历史知识正确解读,确保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历史价值观,深入全面地对各种历史知识形成认知。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成分之一,注重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将会让学生能掌握重点知识,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因此,本文将围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价值,提出促进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策略
一、坚持用唯物史观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首先,为了落实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应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确保历史的解释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要实现在历史教学中坚持遵循唯物史观,要求教师和学生全面掌握唯物史观的各种观点以及手段,像生产力直接决定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等,还要实现将唯物史观当作历史解释的关键指导思想,对各种历史现象以及具有时代价值的历史人物进行专业、合理的解释。例如,实现对太平天国运动准确全面的评价,实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对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清王朝专制统治肯定态度、促进洋务运动兴起积极作用全面理解,还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对南方部分地区生产力所形成的负面影响。像,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以及社会出现动荡,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素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为培养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提供保障基础[1]。
二、提升学生时空观念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
        其次,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来落实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对于各种历史事件来说,都是有特定时间、地点、空间的,而注重形成良好时空观念,会确保历史解释更加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谓时空观念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把握历史发生的时间、地点,同时还要落实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深入解剖各种历史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合理引导,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阶段史实,再进一步绘制全面的时间轴,最后实现总结概括,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历史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隋唐时期这一方面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安排任务,实现依据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以及文化层面来对隋唐时期的各种史实合理分类,实现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也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落实资源的共享。当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史实为出发点,准确概括各领域中的关键特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了解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各关键要点,同时还会加强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的联系,准确定位知识点的时空,确保历史解释更加具有专业,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
三、提升学生史料实证意识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
        最后,应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要想确保历史解释过程有序开展,要合理借助具有严谨性以及逻辑性的史观,那么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落实关注和重视对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在授课中为学生准备多样化史料,形成证据链,重视历史发展的内在连续性,通过这种手段来理解以及合理解释历史。除此之外,教师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辩证分析意识,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内容时,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并为各小组安排相应学习任务,像让小组完成对工业革命的总结、诞生、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并记录下来各种观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积极查阅各种资料,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收集课外资源。教师再对需要帮助的学生适当辅助,实现通过这种协作分工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探索,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注重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性。而教师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和理念,认识到历史解释体现的其实就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历史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关键指标。教师应善于坚持唯物史观、提升学生时空观念以及史料实证意识来确保其养成良好历史解释素养。教师还要积极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像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具有价值的历史史料,促使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体验,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2]韩丽.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
[3]陈卫丽.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