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够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起学生的深思,帮助学生有效地内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成就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表现,具体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体现在“一个中心,三个维度”,即以“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为中心,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法治观念、健康生活等维度的综合素质。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实现的,而是靠学生在主动思考、深刻理解中自发形成的。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思维启发,引导学生从启发、阐述、巧妙运用媒体、评价、反思等方面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引发学生思考
思维的本质是自我质疑和回答,问题意识是学生主动思考、深思的起点,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知识化诱导,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思维,指导学生课堂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回答问题、记忆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思维活力逐渐被消耗殆尽,深层次的思考也就无从谈起。而以问题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思考将听到的、看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随着生活阅历和认知经验的增长,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他们能够主动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这些与生活关联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整合信息,提出课堂探究问题。例如,学习“公民基本权利”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参加过选举?对选举的流程是否有一定的了解呢?实际上,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未到法定年龄,尚未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以此入手,学生会了解到政治教材上的许多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是相关的,那么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总之,教师在新知识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多问“为什么”的学习习惯。
二、促进学生探索知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类。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出教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构建效果。
学习“坚持依宪治国”这一内容的时候,多数学生对于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可能已经烂熟于心,但是对于其具体的实质内容可能了解的不是很透彻,那么教师便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庭审视频,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宪法知识,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在探索知识实质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对该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潜移默化中,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应将课本中的显性资源系统地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课堂知识的本质属性,构建准确的道德与法律认知体系。而对于课本中的隐性资源,教师也要善于解读课本表述背后的深刻含义,并有计划地将这些“隐性知识”渗透到不同的课堂教学载体中,为学生的深入思考提供更多的突破点。
三、善用媒介,延伸思维深度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深层思维,教师应在问题引导和课本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自由度,巧妙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丰富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知识建构的感性认知,拓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视野。其中,现代信息技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媒体之一。
学习“网络改变世界”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呈现随着网络的发展,世界发生的变化,从信息流通的速度到支付手段的改变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网络发展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从而延伸学生的思维深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兼容性强、直观、生动、互动效果好的特点,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利用网络渠道收集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整合到班级数据库中,做好每节课的预设。确保学生在知识理解、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随时可以获得的信息内容,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建设的认识提供丰富的资源,使他们顺利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过渡,形成相应的法治观念和文化意识。
总之,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将教学设计的重点从单一的知识教学转移到学生的思维上来。教师还应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细节入手,有计划、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帮助学生准确构建道德与法律认知体系,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芳.对核心素养发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10).
[2]林婷.迈向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