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1期   作者: 黄明慧
[导读] 近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各界的关注
        摘要:近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各界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迫在眉睫。然而乡镇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出分析,找出乡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乡镇学校;现状;对策

        2020年6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2020】12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文件指出到2022年中小学要全面开设心理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可能发生的过激行为,减少对学生、对家庭、学校产生的危害。然而,多数乡镇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片空白。
         
        一 乡镇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乡镇中大量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缺位、隔代教育或管教不当等因素造成学生形成敏感多疑、抑郁寡言或自卑自怜的性格,甚至悲观厌世,部分留守儿童有意逃避现实,企图自伤或离家出走等。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滞,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兴趣缺失,因而影响学习成绩,长期体验挫败,对未来散失信心。
        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正在发育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受不良的社会信息影响,可能出现价值偏差,学习主动性不足;这一阶段情绪波动大,很多学生情绪控制性差,不能正确的处理情绪问题,容易冲动行事,行为过激,酿成悲剧;此外,在自我认识、健康方式、人际交往、未来规划等方面存在出明显的困惑。
        二 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心育
        应试教育的模式下,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而心理健康教育被视作可有可无,大多数学校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少数学校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基本上是由班主任兼任,而且其他科任教师可以随便“侵占”这节课;心理功能室条件简陋,多为应付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而设立,没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乡镇学校心理健康专业老师少,大都由班主任担任兼职心理教师。这些兼职心理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不能正确识别学生存在心理困惑,所以设计的活动缺乏针对性,课堂的娱乐氛围重,偏重心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很好发挥心理课的作用。而对于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心理辅导方式单一,主要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心理健康通常变成了德育教育。
        3.教师幸福感低,职业倦怠感强
        调研发现,参加过心理培训的老师更多的是从事学科教学,担任班主任或监管学校德育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心理老师面对的困扰越来越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兼职心理教师专业技能不够,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我调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不被学校重视,兼职心理教师同时承担很多的其他工作,工作压力大,心理教师待遇难以等到保障。


        
三、乡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政府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首先,增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编制,督促地方按文件要求为乡镇学校配齐心理学专业教师,其次,政府财政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乡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建设,为乡镇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立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等。
        (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校制定心理功能室硬件设施标准和建立师资队伍,建立以校长为直接领导,德育处人员、行政人员、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和课程计划当中,规定学校必须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
        ( 三)合理配置地方资源,共赢共享。
        建立本地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纵向上,以内外结合,城乡结合的原则,相互帮扶,通过网络培训,名师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提高心理队伍师资水平;横向上,以强弱结合为原则,让一部分老师先成长,在带动其他新教师的成长。同时整合县内资源,形成心理健康教学资源库,编写本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 四) 学校创造良好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通过黑板报、广播、宣传栏或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重视全体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定期开展教师心理解压培训,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五)建立“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
        心理学家张春兴指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家长学校”建立家校合作,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观,同时,借助社区力量进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从而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心理健康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效、有序的开展。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阻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有力配合。
        参考文献:
        [1]尹德福.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23
        [2]李文发.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2017(4)178
        [3]刘彩笼.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有效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6)70-72
        [4]尚继儒 李亚彤.核心素养背景下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发展的现状探析[J].才智.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