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到城市中打拼,导致现在农村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小孩,几乎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的踪影。这些留在农村的小孩我们也叫他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都去城市打工没办法带上儿童,这些孩子也只好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致使他们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这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情绪。例如在学习方面,会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的现象,这对儿童从小的教育有着极大的缺失。在人格形成的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扭曲。因此,希望留守儿童这方面能得到社会的帮助与关注。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近年来,在农村出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生计而选择到城市打工。而往往这些年轻人许多都有了小孩,这些人迫不得已只好的孩子留在农村。这些儿童对于父母的关爱往往是缺失的,许多人甚至不记得自己父母的样子。这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因为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段,也是心理健康问题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可是,正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在这方面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存在明显劣势。所以,本文中主要谈一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院。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特征及问题
其实留守儿童和普通孩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事物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心理甚至性格上的缺憾是肯定有的,而且是深入骨髓的,难以改变。虽然外表看起来和同龄人没什么差别,可是内心会时常感觉空虚,心理容易积压事情,没有父母的开导,很小的事情也会在心里发酵,最终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会与父母产生距离感,因为长时间的没有在一起,会父母的关系疏远,甚至对父母产生抱怨甚至仇恨的负面心理。在人格的逐渐形成中,心智逐渐成熟,内心的自尊心也愈发强大,同时留守儿童也会产生自卑的情绪,明白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变得敏感而又脆弱。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许多留守儿童很小就开始分担家里的事物,对家庭经济的考虑也时常烦恼着他们,更加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对此,学校应该想办法了解校内的留守儿童,多给予关心和理解,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有数据显示,在对于父母进城务工这件事上,留守儿童表现出早熟的现象,他们表示能够理解父母的行为,也对家里的经济情况有较清楚的认知。因为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的分隔两地,导致父母的关爱严重缺失,使得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从而无法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纠正。儿童只好在负面的心理上越陷越深,最终到导致心理的扭曲与人格的缺失。例如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所以比同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老师应给留守儿童多点的关心,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问题,让他们感觉自己和同龄人没太大差异,就不会对留守这件事太过敏感。
二、农村低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与家长紧密合作
天下没有父母陪孩子一起长大的,可是正因为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谓是少之又少,对孩子的了解也少的可怜。但是他们又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老师在这方面可以提供帮助,因为老师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比起父母肯定是更多的,也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老师可以通过电话,向孩子父母反应孩子最近的情况,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遇到问题能及时的解决,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同时也能帮父母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在优点方面对孩子提出表扬与鼓励,及时改掉缺点,把孩子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引导。举个真实的例子,在我加附近的学校有个叫韦蓝真的女孩,他父母在外打工,老师为了能帮助她能健康的成长,加了她父母的我相信,在课后让孩子与她的方面交流,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生活和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女孩也更加的阳光开朗,学习也得到很大的进步。
2建立互助互爱的良好班风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自卑、孤独的负面情绪,在学校老师可以通过多给予学生关注,多问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也化解,从而缓解孩子内心的压力。但是如果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就需要向学校的心理医生请求帮助。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友爱的氛围,也可以对这部分孩子有所帮助。在班级中经常举行班级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孩子们的同学友情,也能让学生学会共同面对困难,给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提高帮助,学会与人分享的乐趣,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温暖与爱,产生归宿感。例如韦宾的情况,老师通过上述活动,帮助他对学校班级产生归宿感,让他喜欢这个群体,让他感觉他不是一个人,他并不孤单,慢慢的,他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3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
在生活当中,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因为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然后被人拐卖、利益受到侵害,所以,社会多给予留守儿童关注,重视和帮助留守儿童。第一,国家应出台和完善关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资金投入,保护他们能顺利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第二,社会各界人士和公益组织应多关注留守儿童,多举行关注留守儿童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活动。最后,社交媒体多传播留守对孩子的危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类特殊的群体,号召有能力的人投身参与帮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陈永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4):161-161.
[2]陶星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5,(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