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统编版教材中光鲁迅先生的文章就不少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编者的意图以及现实意义。晦涩难懂的文章很多,它们都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高超的表达技巧,或者是深邃的现实意义,是万万不可摒弃的。既是难,我们何不难文浅教。常言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可以理解为避其锋芒,找准定位,集中火力,一举拿下。接下来,我将以《好的故事》一课为具体的事例,论证说明,该如何难文浅教、难文巧教。
【关键词】 《好的故事》 难文 巧教
一、巧“构”
《好的故事》一课,脉络十分的清晰,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以渐渐地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顺理成章的,文章的结构就呈现出来了:现实——梦境——现实。在一步步深入文本中,扑面而来的已经不是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透过对一个有意义的伟大文本的聆听,贴近了作者的心跳,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内心深处的呐喊,美与丑的强烈碰撞,愈美就愈丑,在这里我找到了本文的突破口——重点赏析梦境的美好,不仅仅是教师聆听文本,更应该引学生走进文本,聆听文本,学生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真正明白鲁迅先生身处逆境却屹立不倒,仍要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民魂精神。我将本课第二课时的授课主线设为:入梦——梦碎——寻梦。
二、巧“预”
课堂教学的有效取决于两点,一是预习的充分;二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学生是否充分预习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学生预习的过程,也是他们个性化阅读的体现。为了能很好的预热,为此在本课第二课时上课前,我准备了以下的内容:
(一)学生查找资料——知人论世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而要培养学生这一语文素养,首先需要有相关资料,除了书本的阅读链接,还需要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作品写作背景资料、对于作者的考究,尤其是当时发生在鲁迅身上的几件事、别人对鲁迅的评价。这一环节不仅仅会让学生搜罗到大量相关的资料,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带着问题去阅读,并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面前,筛选出有用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作者的理解,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二)归纳分类资料——有理有据
在学生已经搜集了很多信息时,便可以进行一个分享交流会。交流会围绕着“当时发生了什么?”这一命题而展开,旨在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和整合归纳有用的信息。学生就这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材料,所有信息都紧紧扣住知人论世这一方向。由“当时发生了什么?”这一维度展开,细分为:时代背景、作者经历、重要大事、侧面佐证材料等方面的内容。仿佛就是一场探索真相的电影,学生纷纷将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呈现出来,不断地用事实、用文字信息去丰满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去充实这一篇文章的方方面面。
这一交流,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地位的理念,也达到了很好的预热效果,学生一点一点的靠近遥远的当年,一步一步贴近了作者的心跳,拉扯出现实的黑暗这一根绳索,以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人生信念。
三、巧“设”
好的设计,就是从认真地聆听开始,从同情的理解开始,进到对文本结构以及行文风格的一种整体洞察,并在同一过程中,就文本的思想见解、表达技巧等,与作者开展反复的对话。而好的设计更应该是思路十分清晰的,在设计中紧紧扣住:学生体验、品味梦境的“美丽、优雅、有趣”两个方面的内容,并注入语用、语文素养能能力的培养。
(一)入梦
美是每一个人无法拒绝的惯性思维。所以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是一幅朦朦胧胧的画面,随着朦胧的画面渐渐清晰,将学生引进一个好的故事的梦境中。在这个梦境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犹如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徐徐打开,“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一连串意象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画面。学生徜徉在这美好的梦境中,运用批注的阅读方法赏析4—9自然段,这是入梦的第一层境界。
阅读就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并在文章中找出答案或者想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在初步感受到梦境的“美丽、优雅、有趣”后,需要将这种心头的“美”,宣之于语言,通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美,分享美,这是入梦的第二层境界。在交流讨论中,学生紧紧围绕着“美丽、优雅、有趣”的论题展开讨论,尝试自我感悟与他人感悟相融合,得出众人之看法的结论。
最后的一重境界,便是师生共读共悟。教师穿针引线,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感悟为主,师生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笔下这个渐渐清晰起来的画面,触摸梦境的美。
(二)梦碎
通过有层次的欣赏美,渐入佳境,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美好的梦境时。骤然一惊,睁开双眼,还是那个昏沉的夜。一是通过朗读将学生引回现实,二是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美好的易逝,美好的不可求。这种突然的失去,正是当时的作者,昨日重现般,身临其境,体会鲁迅先生梦醒时分的孤独彷徨。在这个一个环节,引入背景资料,借助资料来理解“那个昏沉的夜”。在前置性学习中,学生已经充分预习时代背景,这里主要是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直面鲜血淋淋的当时。一番见解交流后,学生们不仅仅弄懂了“昏沉的夜”的象征意义,而且引出了对梦境的追求。
(三)寻梦
既是美好的东西,一旦失去,必定是念念不忘。作者也是如此,便有了最后章节的“寻梦”。鲁迅先生的寻梦,有两个层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先是“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这是直抒胸臆,直接表白。接着回旋在脑海,叨叨念念,埋藏心底。由作者的一往情深,引出“好的故事”象征意义的探究,这个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里,有什么特别的含义,结合书本阅读链接,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思考,进行一个总结深化,一切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