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可知,家庭是幼儿园必不可缺的教育同事。若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就要共同努力,合为一体,从而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经研究调查,目前家庭与幼儿园这两个个体尚未完全融合到一起。也就是说家园合作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如今要做的就是找到问题,共同探讨,想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家庭;幼儿园;合作
【正文】: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幼儿教育高质量的关键。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两个主要场地,因此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双方。本文就家园合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关理论
1.1什么是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就是家庭和幼儿园两大个体一起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道路上,家长和教师共同付出,都把自己当作培育幼儿健康发展的主人公,积极主动地去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双方合作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1.2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深化幼教改革告诉我们,当今社会家园合作是大势所趋,是一定要发展的,它对幼儿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另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领》指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合部分之一就是家园合作。由此可见,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幼儿,往往比他的同龄人更能适应周围的环境,更能与所处的集体融合。他知道怎样去和别人交际,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生活习惯。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培育的最好最有效的阶段,研究表明幼时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可以到达成年的。家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社会生活环境,在幼儿习惯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家园合作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必然的。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问题
3.1角色认知偏差
幼儿园只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场所之一,对幼儿的教育责任起着分担作用,而不是全权负责。对家长而言,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不是在移交教育责任,只是在为孩子增加教育资源,为自己增加教育伙伴。家庭教育不应该因幼儿进入幼儿园而减弱,而是应该与幼儿园相互配合,组成共力,一起促使幼儿的行为习惯达到良好的水平。然而,一些家长觉得,孩子上了幼儿园,其教育责任就全落在了教师身上,学校就理应全权管理负责对他们的孩子的培养教育。另一方,一些教师认为,家长作为幼儿的最原始的老师,其教育比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要更加明显有效,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家长应首当其冲。正因为双方的这种对自己和对方的角色的不充分认识,造成家园合作教育被忽视,从而在培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道路上增添许多障碍。
3.2教育观念分歧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达不到一致,在教育观念上出现分歧是家园合作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园会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在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后,会为其自定针对性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但是在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会比同龄要低。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独生幼儿往往会成为家长的"花瓶"。面对较高难度的行为训练,只要他们一哭闹、撒娇,家长就会喊停,结果就是孩子无法达到教师预定的目的。家庭和幼儿园一旦出现如此不同的环境和要求,对家园合作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就会增加阻碍。
四、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
4.1做好家园沟通
1)家访。家访是做好家园沟通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定期家访,从而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表现、个性发展情况和成长情况,同时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娱乐游戏等。
2)记录。教师和家长应该合作记录幼儿每日的情况,从而为制定准确的幼儿培养方案提供充足的资源。
3)活动。教师可定期组织开放活动,让家长迈入学校,考察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了解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式。活动结束后,家长和教师进行相互讨论提议,从而进一步优化幼儿教育质量。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拉近。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老师还有家长可以求助。
4.2统一教育观念和目标
1)家园教育观念保持一致。只有教育观念落在一个脚印上,家园合作才能畅通无阻地向前迈进。家长要改变"养是父母教在老师"的错误观念,积极主动地承担培育幼儿的责任;教师要摒弃"家长第一老师第二"的态度,正视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家长配合沟通,携手共促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家园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家长和教师心目中应该有合拍的习惯标准,而这个习惯标准就是幼儿教育的目标。在协商确立目标以后,家长与教师才能更好地朝这个目标共同努力。若家庭和幼儿园两方一严一慈,幼儿可能会无所适从。
4.3创建优质环境
1)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努力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家长要建立健康的生活制度,做到生活有规律,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引导幼儿。另外,家长要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自己和孩子的休闲时间去培养孩子的各方面兴趣。如热爱科学、喜欢艺术、注重文化等。其次,要让孩子生活在恰当的爱里。一个充满健康的爱里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往往有更多的期待。对世界的期待会引领孩子热爱生活,这对培养其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2)健全的幼儿园环境。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造健全的幼儿园环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里,教师很难顾及到所有幼儿,而那些被忽视的幼儿在心理上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去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融入集体。另外,老师要努力贴近幼儿,和幼儿成为朋友。教师要给予幼儿尽可能多的关怀,因为幼儿在接受关怀的时候也会学着去给予关怀。
【结束语】:幼儿阶段的良好行为习惯的育成是极其重要的。随着幼儿的发展,单靠一方的力量来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不够的,家园合作教育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家长和教师应积极配合、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提高家园合作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宏霞.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