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1期   作者:王素琴
[导读] 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曾说过“并不是我很
        摘要:爱因斯坦是继牛顿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曾说过“并不是我很聪明,我只是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而已。”数学学科的学习就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们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需要经历出现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1]提升认识等循环往复的学习过程。期间都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们有效的利用困惑和错误,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和探究,能实现教学价值的提升,提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错误资源;习题错误;教学反思;初中生
        在数学学习中习题练习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习题练习题错误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追求完美,看到学生们在习题练习中出现诸多错误时不由自主地火冒三丈,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教师抓住习题中的错误资源,从课堂教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认知,锻炼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数学学习的方法,将错误资源转化为再生资源,能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一、形成正确错误观,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一)教师积极转变观念,提升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知识能力三方面进行提升。实现“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差异,因学制益。数学教师以正确的错误观为指导,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学生的错误,肯定学生的付出,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师肯定学生学习的价值,让学生通过努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则会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认识到学习的问题,有效的提升能力。
(二)学生人是错误的价值,提升学习自信
        任何人都会犯错,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学生在习题练习中过分的放大错误,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障碍,阻碍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们讲述数学家犯错的问题,讲述老师自己犯错的人生经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错误观,能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学生积极主动地把习题中的错题当成学习的资源加以利用,能让错题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为学习数学积累经验,避免下次重复出错。
二、有效利用错题资源,提升习题教学价值
(一)让学生在习题练习中充分暴露问题
        数学习题练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做题呈现在课堂上没[2]有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们将错误的认识和思维在习题练习中暴露出来,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根据学情设置具有层次性和全面性的习题,让学生们充分展现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当学生出现相应的问题后,让学生们用准备的错题本将错题进行归类和总结,并在自查中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明确学生利用错题的方向。比如,数学教师在让学生求方程式中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常见的四种问题,于是在交互式白板上有意的错解,展现了四种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学生们观察和分析,指出每一个解题过程中问题出在哪里。学生们在仔细观察中分析错因,并上台提出改正的办法,其他学生全程观看纠错的过程。

这一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和指导
        初中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展现出差异化特征,因此,数学教师在习题教[3]学中要加强跟学生的沟通,与学生一起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学生的错题对症下药。数学教师在跟学生交流错题的过程中,也是对自身教学细节反思的机会,有助于数学教师跟对学生们普遍出现的错题优化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学生在面积公式计算式重复出现错误,数学教师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讲解后,设置同类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模仿解答。随后,又对一个例题设置多个问题,让学生全面理解渗透知识点。最后,数学教师一题多变,让学生对一个知识点分析差异性,进行逆向思考,不断提升认识的层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严谨性和缜密性发展。
(三)注重对错误资源的交流,进行生生互评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习题中错误,让学生冲破羞于展示错误的思想桎梏。在教学交流前,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对学生发现习题中错误的行为进行赞扬,以积极心理效应为学生敞开心扉,全方位打开纠错的途径。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学生学习的[4]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从对方的错误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学生们在互相评价错题的环节,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的形式能启发双方的思维,从鲜活的事例中加深数学学习的印象。学生们在互相检查错题的过程中还能提升学生辨别错误的能力,将出现错误的数学现象中提炼出理性抽象的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利用错误资源实现资源的价值的最大化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错误的习题进行变化和升级,进一步挖掘错题资源的价值,进行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拓展学习的思路,提升应变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实现阶梯型的提升。数学教师从几个或一组错题中创设自主探究式问题,让学生们置身于问题情境中进行主动思考,能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申辩式思维。数学教师积极开发典型的错题,对错题进行精心挑选,对错题进行拓展和延伸,改变习题的条件,改变习题中的数字,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题设计拓展性的习题,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数学教师利用选择题中三个错误的选项,让学生进行逆向分析,出现怎样错误的思维,才会得出错误的答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数学学习要经历从浅到深,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这是学生们提升数学能力的普遍规律,也是学生必然经历的学习过程。学生对数学习题和例题的解答就发挥着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错题资源,实现教学价值的挖掘和提炼,能提升教学效果,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带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成绩实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在数学习题课中启发思考[J]. 周先华,吴智敏.??中国数学教育.?2020(Z2)
[2]立足教材找根源 解题遇困巧破难[J]. 付秀娜.??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33)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策略探研[J]. 高立文.??成才之路.?2020(06)
[4]能力与效率合二为一——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性[J]. 游彩凤.??课程教育研究.?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