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也是尤为重要的,这门课程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事迹,从而感悟历史,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和钻研等多个角度的学习能力。现在的历史课堂学习的气氛非常低沉,而且课堂实际的功效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都不尽如人意。正因如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采取相关措施去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现在历史课堂中效率低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种解决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初中历史是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开端,所以教师刚开始就要在教学生时,给学生们奠定一个坚实的历史基础,还要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历史是一个比较繁杂、无趣的学科,如果想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就要使学生们学习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背诵。但历史学科中内容分布有些杂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学生们学不会的难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这也让教师在教授历史时的讲解效率难以提高。
一、改进陈旧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的义务教育中,历史属于其中必修的一门学科。但是在陈旧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历史是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来说不重要的。再加上本身历史教学中记忆性知识较繁琐,教师常常以学生应对考试为目的,只讲解考试重点知识,忽略了历史教学的根本意义。所以要改进陈旧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入新课。例如,播放视频、图片或者小故事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相关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们排练历史剧,使学生们更直观强烈的体会出历史人物的情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想象空间。重中之重,教师要明白,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兴趣才是学生提高效率的关键。所以教师运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丰富自身知识,完善教学态度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传授和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但是前提是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是丰富的,要远高于学生,所以教师要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可以尽快的帮助解决。在新课标下,提倡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师也要做到全面发展,才可以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激情是很重要的,激情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面对学生的过程中,要时刻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避免使用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语言,避免学生产生对历史学科反感。
三、使学生占据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
如今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从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转变成以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时刻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备课时要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不要只顾着讲解课本的历史知识,还要适当的设计课堂活动、小组之间的讨论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总结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在课堂开始之前让学生提前浏览阅读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以此为基础,学生可以更加容易迅速的与教师讲解的内容相结合。紧接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定时的对学生提问重点难点,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记忆,也可以设计小组讨论环节,每位同学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交流,这样可以从很大的程度上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逻辑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根据每组不同的建议,可以加上辩论环节,激烈的辩论不仅可以加强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可以更加有效的带动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四、重视概念知识的串联能力 加强各学科的联系
历史知识相对复杂、繁琐,所以需要相对有效的知识串联方法。知识串联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把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融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常见的知识串联方法有,记录某个事件所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关键人物的同时,还要回忆在这个事件时间前后的相关的其他事件,或者相同的关键人物身上还发生过哪些不同的历史事件。教师要善于把历史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它们都有一定的发展历程。而这些学科的发展的历程全部都记录在历史里。而在其他的学科里有时也会涉及历史知识,比如说语文课本、各学科的发展史等。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教师要让学生善于联系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加强历史与各学科的联系。
五、总结
总之,历史学科的教学不可局限于传统教学,学生的任务也不仅仅是硬着头皮记忆,追求高的分数,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从自身做起,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任务,通过运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坚持终身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尹宏东.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 快乐阅读, 2015(10).
[2]田明龙.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3,000(0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