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中学生责任心教学对策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1期   作者:刁国威
[导读] 中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当代学生的推动,初中学生可以说是
        摘要:中国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当代学生的推动,初中学生可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懵懂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对待事物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处理态度。因此,学校作为祖国人才的加工厂,务必要重视培养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肩负起的责任,以及社会、祖国对其的期望,从而将这种期望转变为自身必须要履行的义务。这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更关乎着祖国未来可持续性的发展。要完成培养学生责任心的艰巨任务,学校首先要充分认识当代初中生责任心培养所遇到的困难,其次要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寻找加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对策,实现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的教学重任。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学校;初中生;反思;对策
        一、初中生责任心培养现状以及重要性。
        1.重要性。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提出,要坚持把学生德育工作放在中心环节,要求必须要把学生思想政治培养贯彻到底。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德育工作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和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身体、智力还是心理都发展到最关键的时期,虽然他们外表看上去趋于成熟,但是心理还未发育完全,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有强烈的贪玩心,有很好的塑造性,正是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要在这一关键时期及时引领学生走上正确道路,避免认知、行为上的偏差,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现状。第一,社会方面。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收集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初中生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一些负面的消息不具备判断性,所以会被一些误导性的人、事物、评价所影响,使得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一定的认知偏差,从而影响道德责任的形成,减弱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发展。第二,家庭方面。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家长对学生太过于溺爱和保护,导致学生只会依靠父母,不具备独立性,并且始终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对其的帮助都是应该的,严重缺乏感恩和奉献精神。第三,学校方面。不可否认大部分学校依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首要的培养任务,以学科的及格率对教师进行评价,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流于形式,使得学生的责任心得不到实质性的培养。


        二、加强学生责任心培养的对策
        1.将责任心作为学校的校风。学校的校风对学生有非常深刻久远的影响,良好的校风会在无形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和仿效这一种校风,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都会带来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将责任心作为学校每一位教师、工作人员、学生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但是,这种校风的形成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政策,而是让其成为一种集体性的意识,让每个人都能清晰认识到这种行为的正确性。首先,校长作为学校活动和教学任务的组织者,校长对全校师生、工作人员都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所以,校长必须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身的责任认知和责任行为,这样广大师生才会从校长身上认识到责任行为,将校长的责任行为作为自身仿效学习的榜样。同时,校长要勉励和关爱广大师生,让师生能够将这种关怀和激励作为行动的动力,从而提高自身责任感。其次,各部门各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好表率。再次,学生走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应该有相应的宣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人讲责任心的校风的意义,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这种校风的形成对自身的发展和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从而让学生自发、积极、主动的把做好每件事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另外,要保障这种校风的持续,还需要健全和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护航。
        2.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教师作为培养、塑造学生的直接人,应担任起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责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一方面是通过自身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渗透和影响,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责任感的内涵,促使学生对其付诸实际行动。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获得责任感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是有责任心,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负责的,让学生能够通过学到的知识去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系列课堂或者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感,促使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3.学校和家庭共育。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导地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引导家庭重视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校可以一年一次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各位家长探讨学生责任感形成对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起孩子责任心的形成。每季度一次进行讲座,为家长请来在学生责任心培养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让专家为各位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教育模式。除此之外,可以进行让教师进行一月一次的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让家长积极配合和参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只有在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的情况下,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弓弼.浅论学校在培养学生责任感中的重要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3(2).
[2]孙淑晶.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学校教育培养的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12).
[3]周明星.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五个维度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