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注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1期   作者:张雅慧
[导读] 时代在变化,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在提高,
        【摘 要】时代在变化,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在提高,因此考试形式要变。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的初心不变;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本质不会变,甚至要求更高。但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在改变,所以作为人才培养的执行者-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很难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究,逐步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生物课堂中给学生机会,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培养实践创新。
        【关键词】 课堂参与    实践创新
        一、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免疫调节》一课中的尝试
        必修3《免疫调节》这节课的整个过程到现在为止仍记忆犹新,不同班级利用了不同教学方法,改变了我的整个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从那个时候我才明白课堂教学中只要能够寻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我们有耐心,我们都可以改变他。回想高二(2)班《免疫调节》一节课,整个课堂中,气氛前所未有的好,学生个个都激情饱满,整个课堂中都是学生推动着我在前进,我也觉得自己很轻松。但其实我在其他班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中学生像以往一样,虽积极配合但是感觉到学生的反应如此的慢,好像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很难理。因为,在其他班我是先逐个知识点讲解,然后让学生练习书写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流程图,最后默写,强迫学生记忆,课堂中就觉得有些学生表现出反感的情绪,抽查记忆的结果,并没有预想中的效果。整节课都是老手讲授为主,没有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我调动起来。下课后,我就思考下个班教学方法如何调整,其中同办公室的一个数学老师提醒了我,她说:“我们的学生只喜欢你在课堂中带着他们玩,你讲课外知识的话,他们就全神贯注,但是只要你说:‘好,我们回到课堂,’他们马上倒下”。当时大家虽然都是在一起抱怨学生,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我应该要注重引导学生课堂参与度,回归课堂的主体,强调课堂的主人。既然学生喜欢课外知识,那么我为什么不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呢?既然他爱老师带着玩,那我就带着玩啊!我能不能尝试着在课堂中有一些新花样,让他们产生新鲜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课堂中的效率会不会有所有提高?最后,我重新设计了本节的教案,这节课我是通过讲故事引入,整节课用故事作为主线,首先讲述了一个患牛痘病的女工,在天花病传染期,他们都没有患天花病的小故事,故意给学生设置悬念,创设一些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的好奇心,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所以整节课激情饱满。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当在学到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游戏,做了一些小面具,上面写上字,让学生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有人充当病毒,有人充当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演示了体液免疫的过程。我发现学生为了在演示过程中不出丑,而主动的阅读免疫过程,而且还默背,演示的时候都很认真。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不仅理解了有关课本上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等。
        二、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免疫调节》中的教学反思
        回顾这个过程本节课,我深深地意识到新课程要求老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该为学生多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多安排一些小组合作,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老套的教学模式,老师使劲讲,学生使劲学,学生成了老师堂下的机器人。老套的教学模式,只是任务式的把考纲中所有“知识点”全部传授,没有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就像在给孩子们喂饭,一勺一勺的,硬塞给每个学生,根本不去考虑这些破碎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的课堂培养的学生,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简单的操作员,没有实践创新,将来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这样的教学过于追求成绩,只是重大纲,重课本,重知识,轻能力;重练习,轻思考。为了成绩,练习的量较大,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培养了考试机器,学生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更谈不上实践创新。
        三、课堂中给学生机会,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培养实践创新
        教师在备课前,首先就思考作为老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教会他将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其次,才考虑高考的升学率问题。因此,我认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发问,有人提出问题,有人回答问题的课堂,才是以学生需要什么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有提问就是有思考,才能实现实践创新。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人教版必修一)一节,由于进行实验的相关材料是能够获取的,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方式进行自主实验探究。这节课我和学生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虽然实验室很简陋,但学生的兴致却丝毫不减。实验时,我将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先阅读课本,提出自己认为本节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然后小组之间在交流意见,觉得可以深究,则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十分钟后题目给出了一些问题:
(1)酵母菌能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一样多?怎样判断?
(4)随着实验的进行,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5)怎样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
(6)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
(7)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
        真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学生讨论能够提出了这么多要解决的疑问,出乎我的意料。我抓住机会立刻给了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趁机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而我只是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时而参与他们的讨论,提出一些我个人见解。实验操作中,每组的学生都是很认真的做实验,不时有疑问,也不乏争辩,求知欲十足。实验结束,每个小组都交上了漂亮的实验报告。以上问题都很圆满解决,甚至还有升华。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了很深的印象,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也有了新的认知,相关的鉴别知识也能记忆深刻。真是因为课堂中给了学生机会,和学生建立平等关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多想,多问,学生一定会给我意想不到的结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
        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中学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培养的是新时代的人才,将来孩子们要适应变化万千的新时代。一堂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生物课,需要师生合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能把教学效果推到一个高的水平,同时一定要有多种适合学生认知和兴趣的教学手段,一定多安排学生课堂体验,在实践中创新。例如:在高三复习课中,我经常会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资料背景,里面蕴含着我要复习的考点,引导学生从中寻找课本基础知识,并根据里面信息尝试互命题形式,给对方做,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收获了学生很多奇特的想法。
        总之,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要创造机会,给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空间,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同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长期维持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都会提高。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7期
《论学生的课堂参与》阳禄清[D]. 2012四川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