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开展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1期   作者:吴安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开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开展,小学科学教学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并参与课堂实践,进而养成对科学的探究能力,激发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拓展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关键词:创造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主体地位,学习兴趣
        前言:
        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环境下,科学课程在小学教学阶段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而且教学活动的实施大多是要求学生动手实践,以此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科学意识与情感,同时还能真正让学生在科学课堂实验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可续素养,最终真正实现科学教学的目的。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生性活泼,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并且喜欢通过模仿等行为进行实践探究,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为科学学科的趣味性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趋势下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的小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将精力集中于课堂,有效提高科学学科教学质量。
                二、融入生活化实验教育因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科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融入生活化教育因素,能够将趣味实验和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应用科学知识。例如:学习“果实与种子”这节内容,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水果以及各种种子,让学生进行辨认,并且将果实和种子一一对应,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则将果实剖开,使学生能够直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并且增强记忆从而避免日后出现类似错误。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与科学知识紧密相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生活观察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合理设计与引导保障实验有效性?
        要想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课堂实验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引导,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实验是严谨的活动,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的时候,可以在学生观察实验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出现漫不经心、漫无目的的观察现象。小学生年龄小,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是以新奇或者是强烈刺激的现象为主,而有时候这些内容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有所获得。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活动的时候,为了保障实验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调控:首先,指导实验小组合理分配实验任务以及角色;其次,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讨论与提出问题;最后,指导小组成员进行观点分歧协调与归纳。

?
        四、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实验活动的实效性?
        要想真正创造性地开展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提高实验活动的实效性。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重要手段,将其应用到课堂实验活动之中能够让整个实验活动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同时还能有效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基于此来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这样整个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教学质量就能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脏和血管》教学的时候,传统教学方式大多是借助于挂图与语言来对学生进行介绍,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是十分的乏味无趣,但是应用信息技术所存在的录像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心脏与血管呈现,就能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以及清晰的图像中感受到心脏与血管的存在,在借助于视频数据对比来帮助学生发现心脏跳动以及脉搏的规律,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五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往往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的,因此教师在科学实验课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学习知识点。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规范实验探究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实践探究策略,如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通过相互交流,促进思维的发展。在独立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
        在《空气的性质》探究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在探究开始时,教师为学生分发了几个气球,让学生先吹气球,学生很容易就像气球吹了起来,第2次,教师为学生分发了瓶子,让学生交气球装在瓶子里面吹,这次学生会发现气球吹不大。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总结,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证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最后,教师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将这个气球吹大?学生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实验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学习来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水平。教师在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应当以培养科学素养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通过科学教学来养成以探究为主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肖裕红.谈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5(1):1-1.?
        [2]刘雯雯.实验教学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N].大众科技报.2007.
        [3]房筱梅.小学科学课堂是为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02)32-33.
        [4]张俊萍.浅谈如何通过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9(06):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