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教育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1期   作者:李远平
[导读]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育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摘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育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其中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尤为重要,甚至有人认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和有价值。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班主任,也是每一个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后进生  不歧视  关爱  交朋友  闪光点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育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其中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尤为重要,甚至有人认为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和有价值。但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的繁忙,加上生活的压力,难免疏于对自己孩子的看管、教育,进而使孩子逐渐养成了思想散漫、无心向学、甚至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欺负同学等不良习惯,在校违纪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之事,最终他们演变成了“后进生”。
        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后进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我们很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与探索。
        一、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不歧视“后进生”
        旧思想旧看法是可怕的,我们习惯地认为“后进生”便是成绩差加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其实,这是对“后进生”一种偏颇的错误定性。倘若一味片面的视“后进生”的某些“不听话”的行为就认为其思想品德“差”,结果是不但转化不了这些“后进生”,反而越转越差。究其原因,则不在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而在于对学生“好”与“差”的评估与定性。可见,“后进生”称号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出于人为因素。
        为此,如果我们不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就可以肯定不能够很好地教育好这一此问题学生,而且会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对待“后进生”要改变看法,更重要的是不歧视。“后进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对他们的另眼相看,不同等的对待,他们绝对会感觉得出,这会让他们产生抗拒和自卑心理,进而丧失了自信心和上进心,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与日俱增,那可就真的变成了“真差生”了。
        二、对“后进生”多关爱,多包容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是因为有较多的不尽人意的方面,如:不听话、说谎、违纪、懒散、怕吃苦等特点。由于他们的自制力差,不单厌学,还会产生一种自卑的情绪。而自卑往往会成为他们产生叛逆心理的源头。一旦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将给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难度。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无尽的说教,而是想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然而,对“后进生”的关爱与包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爱得严,既要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又要严格要求他们。
        在2009年任九(3)班班主任时,有一个从外校转来的学生,是本地梅花新村人,名叫李龙彬,因无心向学等原因由外校转来并安排在我所任班级。我多方了解该生的情况,发现该生有基础,聪明,只是因无人关心,且经常受家长和转学前学校的批评,故自暴自弃,以致后来变成“后进生”,家长不得不把他转学。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并要求班干部帮助他,多多包容他的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包容不是放纵,而是以对他的关爱、包容来严格要求他向好的方面转变。通过我和班干部的共同努力,李龙彬同学在纪律与学习上的确非常明显地好转。我清楚地记得:当第二个学期报考时,我找他谈心,表扬他的进步,他非常激动的流下眼泪,并在走时向我鞠了一躬。后来中考成绩出来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本县最好的高中——博罗中学。


        可见,关爱、包容“后进生”,与之建立感情基础,让他觉得自己受到尊重,重拾自信心,奋发图强,最终迎来美好的明天。
        三、和“后进生”交朋友,共同进步
        谈心,沟通师生感情,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是情感交流的方式。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有一个教育方法: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受这个方法的启示,每个学期开学之初,我都送一本精美的笔记本给班里的“后进生”,虽然不是互助组,但也算是一种朋友式的谈心交往方法,我要求他们自己记录心事或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交流的情况,用朋友式的交往来督促他们“回头看”,进而认识自己的过错与不足,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改过、进步。
        这些举动,无形中密切了生生、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让后进生对班级更加热爱了。有了这种朋友式的感情,让“后进生”找到了一种归属感,生生、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后进生”更加自觉关心班级,自觉为维护班级的荣誉出谋划策,让自我和班级都得到健康的成长,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标。
    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后进生”一般表现有突出的缺点和错误,容易被别人看得一无是处,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严重的自卑感,有的甚至失去前进的信心。教师如果把他们想得太坏,抓住问题老是不放,硬要他们做深刻的认识和检查,就会使学生感到委屈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产生与教师主观愿望完全相反的恶果。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自己的不足之处与闪光点,只是我们习惯地把一个人的不足无限地放大,甚至于完全遮盖的了闪光点,这时所看到的就全都是缺点了。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教师用这样的审美态度去看待“后进生”,那么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后进生”也是有很多优秀的方面。通常情况下,“后进生”学习上不那么出色,但在其它方面,比如体育、唱歌、绘画、小制作、出点子、人际交往等方面却常常胜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这时,教师就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的捕捉他们身上这些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后进生”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怎么?我有这个优点吗?看来我还不是最差的学生。”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坚信“我能行”,相信自己能做得比别人出色,在学习上,只要你们努力,同样也能做得和别人一样,甚至比其它的学生要好。“后进生”看到老师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们也一定会扬起自信的风帆,大踏步的向前进。
        由此可见,“后进生”并非全无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后进生”的种种表现中,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因素,利用这些闪光的火花点燃他们前进的火把。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应该以百般挑剔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学会以一种宽容乃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应当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成长中逐渐改正错误,减少错误,最终避免错误。所以说,转化“后进生”,不但要学生本人树立起信心,教师也应有信心,同时时刻关注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更有利于教育转化好“后进生”。
        作为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当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让我们献出爱心,捧出真情,心中有爱,自会征服学生,自会在学生的成长后自己也得到成长;让我们这些甘做人梯的教育工作者一起探索,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著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2]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