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构建基于三融合一”(产城融合、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新模式,以适应产城融合的发展。
关键词:产城融合;物流管理;“1+X”
产城融合是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创新模式,核心就是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人口与产业的融合促进发展。现代化城市进程中,物流管理是实现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现代物流物流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适时启动“1+X”证书试点。随后,在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物流管理专业成为首批试点的专业。基于此,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本文构建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产城融合战略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影响到了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
(1)层次需求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相对较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数量需求
通过调查走访企业,对于专业技能型的物流人才与管理型的物流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在目前的招聘市场上,这两类人才属于稀缺人才。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在产城融合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
(3)质量需求
产城融合发展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社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质量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物流人才的创新需求。目前,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同时,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产城融合发展需求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师资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教学水平低、教材体系不完善导致培养方案内容不统一、物流实训水平低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低等。
2、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内涵与目标
“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专科、本科),“X”代表能够体现学科专业技能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核心目的是就是大力鼓励学生在取得学位、学历证书后,能够再取得与学科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二者的有效互通衔接,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日益突出的结构化就业矛盾。显然,“1+X”证书制度可以有效拓展专业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积极促使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X”制度对于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X”制度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更能适应产城融合的发展。积极探索“1+X”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构建“三融合一”(产城融合、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原则
产城融合背景下,为了有效构建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保正其顺利实施与应用,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 需求互补原则。
基于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参与主体的需求与价值差异,需要进一步实现需求互补,例如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互补、教学资源中学校与企业的互补、教学师资中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能专家的互补等。
② 资源共享原则。
在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如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实践案例、精品教材、培养方案等,为其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③ 组织协调原则。在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中,参与主体相较于传统的培养模式比较多,需要打造一个资源共享、合作联盟的合作平台,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作为支撑。
(3)实现与应用
产城融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积极政策、实现有效监管,需要企业、行业成立专业委员会进行指导,需要高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① 适应市场发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行业发展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切实贴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时刻关注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同时,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与相关物流协会签署战略协议,实现物流管理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从而实现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1+X”人才培养。
② 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1+X”技能等级考核模块主要有三个:基础理论、线上实际操作与线下实际操作。其中实际操作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包括:智慧物流、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实施设备管理、采购与仓储、运输与配送、客户关系管理及成本控制等。从高校现有课程体系中,智慧物流、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内容涉及的比较少,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增加课程内容。高校尤其应该注重与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物流企业加强人才的联合培养,从而实现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融合。
③ 结合“1+X”,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1+X”证书制度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的自身特色,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技能实践优势,对接产城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物流产业集群,使得物流管理人才链充分融入到企业、行业的产业供应链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的制定,实现标准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专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
④ 实现教学手段的变革
结合产城融合的发展,“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对于课堂权力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重心的转移等方面实现更进一步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手段的运用,注重实践能力、参与性、个性化、过程性、分层化、情景式等方面的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1]杜怡萍.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0(04):35-41.
[2]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01):104-108.
[3]吴红蕾.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09):77-81.
[4]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03):41-44.
作者简介:高辉,山东曹县人,男,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城融合发展与评价
基金项目:2019年度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研究—以菏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