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依托文本构建言意共生阅读课堂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作者:崔海峰
[导读]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
        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贯穿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尤其是阅读课堂教学,在于在"言意"共生中体会文章意蕴。阅读教学中,立足丰富的言语活动,引导学生边读边说,悟言得意,感受人物形象;边读边思,言外会意,体会文本情感;边读边写,言意相生,领悟文本写作艺术;在充分的说读、猜想、读写的言语活动中,感受文章的意蕴,体悟作者的心灵密码。
        关键词:阅读课堂 语文实践 人文教育
        一、从领悟人文内涵入手,有机进行语文形式的学习
        披文入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同时,研究文本的语文形式,学习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相机进行言语训练。
        如,三年级教材《圆圆的沙粒》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沙粒完全有机会逃脱前文渲染的这个“牢狱”,但是坚定的信念让他选择了坚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份锲而不舍的情怀,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如果沙粒动摇了,爬出来是很方便的,因为蚌壳开着一条缝。但是                 。”学生想沙粒所想,道出了沙粒的心声,那就是真诚地坚守!用这种语文形式进行人文内涵的理解,使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二、以学习语言形式入手研读文本,相机渗透人文教育
        《包公审驴》一课,在和学生共同研讨第二部分“关驴”时,老师引导说:“在我读这一段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一是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二是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学生们在研读文本的言语形式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了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领悟到了包公的智慧。
        再如四年级教材《槐乡五月》一课,“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一读中想象。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相机引导蜜蜂“嗡嗡嗡”,它在说什么?你从“啪啪啪”的脚步声中听出了什么?酝酿好激动和欣喜的心情。左边同学“嗡嗡嗡”——右边同学“啪啪啪”——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特点?前后对得很整齐,老师把它变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一下诗的韵味。(课件映示“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二读中体味。多美的诗啊!小姑娘们,你们就是勤劳的小蜜蜂,读——;小小子,挎着篮子来啦,男生读——
        学习语言形式的过程里,学生也潜移默化地领悟到了对举表达的好处。
        三、咀嚼传神字眼,讲解鲜活词语
        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情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基础功夫就是“咬文嚼字”。 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去领悟课文词句中的言外之声、文外之意和作者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大禹治水》一文“欣欣向荣”一词的理解。

老师追本溯源,从“荣”字的部首入手,迁移到“一岁一枯荣”“木欣欣以向荣”,从词句的起源生动立体地诠释了词语的内涵,学生兴味盎然。接下来安排的想象句式训练—“大禹治水成功后,大地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吗?”学生紧扣“草木繁茂”这一本义,描绘了一幅鸟语花香的盛世图景,可见词语的理解对于句段乃至文意的把握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四、由“学习语文”走向“语文实践”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阅读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实现“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这一要义呢?
        (一)诱其仿写。让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模仿言语形式,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经常诱导学生依葫芦画瓢,既能提高表达能力,也在学习表达的同时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如有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学习了文章的行文结构后,即让学生仿照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写一写校园的夏天。
        (二)导其变通。尽力引导学生学会变通,力求一法通而百法通。
        (1)转化语言。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基本方法是复述,但经常运用,学生容易厌倦。我们变换形式让学生转化语言。如人物类的课文,我们用模拟法角色朗读,也可以演课本剧;写景的课文,用导游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写一写导游词。
        (2)还原语境。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感悟、体验、理解恢复言语的当时语境。如《井底之蛙》一文中鳖对浅水蛙说:“千里之遥,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能够说明海的深度。”这句话很平实,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有着强大的表现力。如何从这句话想象到当时的语境,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老师从理解“仞”字入手,让学生闭眼想象海之深广,引入一段大海的录像,让学生沉醉其境,既体会到数字及对比表达方法的准确性,又自然而然地领悟了文意。
        (3)补白转化。补白,就是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有的是连续叙述的中断,有的是嘎然而止的结尾,还有的只给读者提供几个或众多的意象。转化,就是将简约概括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补足有形和无形省略的意义,基本方法是想象。如《圆圆的沙粒》第九自然段到十一自然段的省略号,省却的是沙粒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时间的久远。执教老师适时地用“每当……”的句式训练让学生想象时过境迁后沙粒的坚韧,演绎出了志向和成功之间的艰辛过程,效果甚好。
        (三)延伸拓展。沿着文章的主题,进行适度的延伸拓展,结合进行表达训练。一位老师在讲读完《一只小鸟》后,启发学生:“小鸟的歌声消失了,她的命运如何呢?满怀伤感离开这个留给她们伤痛的地方,还是留下来舔伤口?那些小孩子们呢,他们又将如何做?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吧。”沿着冰心奶奶“爱”的轨迹,学生们笔下流淌出了真情,对于“爱”的含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实践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只要在课堂中不断创设情境进行言语实践,带领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的建构,学生就既做到得“意”,又做到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其语文素养、语用能力自然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陆伟伟.阅读教学中言意共生的实践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9(08):36-37.
        [2]赵红艳. 基于文体特征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