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焦点。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之下,传统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不能与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相适应。而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本文将从利用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小组和利用环境探究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展开探究性的学习,深入到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内容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探究式教学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和实现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
一、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探究思维是支撑学生展开深入探究的重要因素,而问题则是学生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利用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根据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结构、疑惑点来精心地设计问题,以确保问题的启发性、合理性、现实性;其次,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创设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有效触发学生的思考动机和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在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觉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思维,笔者通过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笔者给予学生们熟悉课文的时间,让学生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笔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然后笔者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下:课文中主要讲述了哪些事情?大青树下的小学具有什么特点?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开始根据课文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问题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构建学习小组,增强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所强调和倡导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深化学生探究过程、优化探究效果的有效方式。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按照科学的标准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保证每个小组整体水相当且有4-6名成员;其次,教师应在构建学习小组之后,向学生发布探究任务,促使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觉展开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与合作,实现互帮互助和思维互补,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收获良好的探究效果,培养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为学生们构建了合作学习小组。上课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分配好后,笔者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如下: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究竟是一条怎样额水泥道?“金色巴掌”是真的巴掌吗?课文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讨论时间。在学生们讨论的过程中,各组成员积极发表想法,各抒己见,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构建学习小组,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利用环境探究,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环境通常指的是课堂教学氛围,是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情绪和心理的直接外部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环境探究来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语文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方式展示和呈现出来,以营造出直观的课堂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环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的本质内容,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探究效率,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探究环境。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导入,让学生们在直观的情境下展开探究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环境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效率。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改革下转变教学模式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并通过利用问题情境、构建学习小组和利用环境探究等策略,来实现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最终让小学语文教学因此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9(05):66.
[2]孙季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