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想、设计、实验、探析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备的四个阶段,也是锻炼学生物理综合实验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自主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实验以及情境导入实验三种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部分物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规范学生的实验步骤上,不注重构建具有趣味性和自主性的实验教学氛围,导致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差。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本文主要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
一、自主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观察力
自主探究实验的本质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个实验的角度,开展初中物理实验的探讨,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到,应根据实际的学生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动能和势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计相应的实验,探究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与动能之间的关系。在开课后,教师准备如下的实验工具:纸盒、砝码、小车、直尺、斜面板、小木块以及本子。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教师运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判断影响的动能大小的因素。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探究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我一共探究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我将纸盒放在斜面底端,让小车从斜面不同的高度滑下,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方案二,我让两辆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唯一的不同是,一辆小车上面装有砝码,另一辆小车并未装有砝码。根据观察实验现象我得出以下两种结论:结论一: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结论二: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总结物理知识,提升初中物理自主教学质量。
二、小组合作实验,组织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分析力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创设开放向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实验,解决相应的实验问题,增强学生的实验问题分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奖励机制,让学生真正地在此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动性的最大限度激发,获得良好的初中物理合作实践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相应的实验工具,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设计相应的实验,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关系的物理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时时地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针对卡壳的学生,进行启发性地引导。在开课前,教师准备如下的工具:纸张、漏斗、乒乓球。在此之后,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状况,在小组中设置小组长、副组长、观察员和记录员四个职务。在大部分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各个小组分享探究成果。萧赞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小组一共探究出三种方式。方式一,我手拿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条,并让它们保持5厘米的距离。我从两条之间吹气,两条纸条相互靠近;方式二,我倒置漏斗,并将乒乓球放入漏斗中,向下吹气,乒乓球没有从漏斗中掉下;方式三,我用纸张,制作一个门洞形的纸盒子,并从中间吹气。纸盒子坍塌。以上实验说明空气的流速快,则产生的压强大。”
三、情境导入教学,引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兴趣度
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真正通过生活现象,由浅入深地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充分从感性体验的角度,观察杠杆现象,分析杠杆现象,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杠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对学生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手打开啤酒瓶吗?可以用哪些工具打开啤酒瓶?”小洛说:“我们可以用起子打开啤酒瓶。”在此之后,教师拿出一个粉笔头,让学生思考:如何迅速将粉笔头捏碎?与此同时,教师给出如下工具:老虎钳、剪指甲刀、铁锤。小燕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可以用老虎钳捏碎粉笔。”教师适时地提问学生:“大家观察起子和老虎钳在使用的过程中,体现哪些物理知识点?对此,你有何看法?”在一阵沉默之后,小兰积极地举手说:“起子、老虎钳运用的是杠杆的原理。杠杆应用于生活中的原因是为了省力。省力的原理是杠杆的动力臂长度大于阻力臂。”教师引入生活化元素,构建与学生认知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物理的角度,思考和探究问题,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构建物理知识与学生认知、生活之间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实验教学对引导性,也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空间,真正让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设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凯锋.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创新开展[J].学周刊.2017(19)
[2]程学.浅析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优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