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达到“从玩中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同时,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快乐教学法进行探讨,分析其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快乐教学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运动方式,并且在体育活动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活动质量极为关键,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水平,教师应该采用快乐教学法,将快乐教学的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快乐教学法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将快乐教育的目标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这就需要教师不但重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体育精神的培养。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方法,还需要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并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事实上,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快乐教学法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长久以往,体育教学教师认为体育教学最终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在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其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应用快乐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师就需要提前对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从而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强、多动等特点,来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2]。
例如在学习《快乐呼啦圈》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创设活泼快乐的课堂氛围,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首先,教师需要组织引导学生与“呼啦圈”建立感情,可以以“我们来玩圈”的形式导入本节课教学主题。“同学们,我们来比赛看看,谁玩圈的花样最多。”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呼啦圈上,在运动过程中熟悉“呼啦圈”的特点。其次,待学生热身运动结束之后,由教师设计任务“小朋友们,能够利用呼啦圈练习跳跃练习吗?”在学生的组织合作过程中,其开展单脚跳圈、双脚跳圈等多种形式;再次,加大游戏难度,组织学生用呼啦圈创造各种形式的跳跃游戏如跳房子等。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用呼啦圈开展的跑步游戏,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借助呼啦圈还可以开展“钻圈接力赛”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被提升,身体素质也得到了锻炼。
(二)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
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部分体育教师没有接受严格的教学训练,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学事故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置不合理等,导致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也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体育的兴趣。为此,就需要学校组织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快乐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将玩与体育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采用体育教学法,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但是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快乐教学法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确保“快乐教学”的理念能够贯彻体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以足球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将课程设计落实到具体环节当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设计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活动,提升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在此环境之下,学生也能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实现快乐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其也能提高足球教学质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做到快乐教学。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实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配比,让学生在掌握体育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学活动产生兴趣[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并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形式,在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欣. 小学体育开展快乐教学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17).
[2]崔晓镇. 浅谈体育课堂中以生为中心的快乐体育教学[J]. 考试周刊, 2019(12).
[3]袁圆. 小学足球教学中渗透快乐教学法的思考[J]. 新课程(上), 2019(2).
[4]朱珠. 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