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美术课的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工艺课、手工课、欣赏述评课,各课型间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美术欣赏课是引导学生认识美和评价美主要课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渠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本文通过课程价值、教学方式、教师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提升初中美术欣赏课效益的途径。
主题词:初中 美术 欣赏课
一、美术欣赏的地位及作用
学校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应该在尊重学生愿望和需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的时期,学科知识结构也逐步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增强,逐渐对美术欣赏活动产生了很大兴趣。每册美术教材的第一单元一般都安排欣赏评述课,从编排体例上不难看出其地位,就是要开篇引领激发兴趣为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奠定基础。
美术欣赏课是以认识美和评价美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就是通常情况下称的审美教育(简称“美育”),这不仅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因此,美术欣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欣赏课有助于开阔思维,丰富视野,陶冶性情,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替代的,对具有较高审美情趣的未来人才所需的课程教育具有独特作用。
初中美术课的类型十分丰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工艺课、手工课、欣赏述评课。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工艺课和手工课兴趣最浓,遇到美术欣赏课时,总认为就是一堂欣赏美术图片的课,很多学生觉的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应该如何去开展美术欣赏,更不知道怎样去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幅画,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我们更应关注美术欣赏课,提升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涵养学生美术素养。
二、有效落实美术欣赏课的方式
(一)做好设计激发兴趣。欣赏课往往课堂容量较大,以教师传授为主,容易形成空洞说教,因此教师应在备课阶段进行充分的准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不断增强欣赏内容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结合欣赏课的需要,选好欣赏的题材和内容。深入分析挖掘作品最突出的美点,目前教材所选欣赏课素材大致有以下一些主题:强调某种造型形式和技法的运用,展现特定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彰显造型和材质的表现力,突出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展示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提示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呈现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设计时应遵循每一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的部位不同,安排不同展现方式,力求新颖又紧扣主题,有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教师在整个课案设计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作品哪类重点分析欣赏,哪类点到为止,哪类让学生直接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一个成功的美术欣赏课案例应是教师精准地抓住作品诸多的审美点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来进行设计教学,这样美术欣赏课才不会千篇一律,学生才会常上常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二)师生互动平等交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教学相长中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欣赏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审美合作,应该具有充分的互动,整个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的参与和交流。
教师善于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欣赏时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美术欣赏课应该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的结晶,它的创造性价值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美术作品,找出每件作品中特有的、最本质、最感人、最突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出深刻分析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美术素养。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尽可能的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多向思维,产生思维碰撞。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兴奋的,活泼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是吸引学生上好美术课的重要保证,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可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地域地貌、历史时代等等有机组结合起来,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
三、美术欣赏课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艺术知识修养、审美能力、等美育素养及高超的教学艺术。并且在弘扬素质教育的精神下,认真钻研美术教学大纲与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教师以新颖的艺术构思,新奇多变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多元地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长流水。这就是说,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应有开放的心态随时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主要通过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及技能,自己多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开阔眼界;活用课本提升课文的吸引力,巧妙引入最新的元素丰富课本内容;参加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借鉴别人课堂组织教学设计等来提升自身素质;跟进学习全面掌握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声光电的共同作用提高教学内容传播的效果。
美术欣赏课是中学美术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处理方面的知识,更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鉴赏观,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效益一定会让欣赏课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