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是一门富含艺术性的学科,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和感悟。小学生学习美术,不能仅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还要对作者的创作情感、主旨进行分析,了解美术的价值。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意识,有助于促进学生美术探索,让学生适应美术的特点,感受美术的魅力,使学生学会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实现美术的创新。由此,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意识的激发进行了深思。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美术意识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将学生引导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参与到美术探索中,与教师一起,撑起美术学习的课堂,抓住美术实践的探索。教师为学生释放生活的信号,将学生带入生活中,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来理解美术知识,促进了学生的联想;教师为学生释放情境的信号,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意境进行赏析,有助于学生获得心灵上的享受,让美术在学生心中变得具体起来;教师为学生释放问题的信号,推动学生深入了对美术的学习,使得学生不再盲目进行美术方面的探索,而是随着教师的脚步,有步骤地展开美术学习;教师为学生释放实践的信号,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美术体验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实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应用美术技巧。
一、释放生活的信号——激发学生联想的美术意识
生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吸引着人们前进探索,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意识,可以通过为学生释放生活的信号来激发学生联想的美术意识。在学习“时钟造型设计”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时钟的造型结构特征,让学生熟悉时钟的作用,能够找到时钟设计的灵感,激发学生对美术观察的意识,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时钟发展的历史,让学生通过了解时钟的知识来了解时钟。学生阅读时钟发展的历史后,知道了中国最早的计时器是日晷,人们通过日光影的移动来判断时辰。时钟在发展的过程中,形式、用途等已有了多样化的趋势,记录了时光的流逝。笔者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时钟实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时钟的特点。学生观察时钟实物后,感受到了造型美观、设计新颖的时钟的特点,发现了美术在生活中运用的案例。在此基础上,笔者促使学生利用绘画工具材料,设计富有创意的时钟,灵活地将身边事物进行组合。学生针对自己的需要,确定了设计的理念,利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时钟的形状。学生还在设计中加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使得时钟别具一格。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释放生活的信号,激发了学生联想的美术意识。
二、释放情境的信号——激发学生鉴赏的美术意识
情境,就像是一支五彩的画笔,在学生的学习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意识,可以通过为学生释放情境的信号来激发学生鉴赏的美术意识。在学习“秦始皇陵兵马俑”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知道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课件,让学生通过课件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特点。学生通过幻灯片课件,学习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了解了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的背景。学生知道了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是为秦始皇守卫陵墓的,是活人殉葬的替代品。接着,学生又通过幻灯片课件在整体上感受了秦兵马俑的阵势与气势,侧面理解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气魄。笔者为学生分解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材料,让学生观察泥是如何在匠人的手中变成一个个成熟的作品的,使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学生对泥人制作而成的作品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内心充满了自豪感。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释放情境的信号,激发了学生鉴赏的美术意识。
三、释放问题的信号——激发学生思考的美术意识
问题,就像是河流里漂浮的彩灯一样,顺着河水蜿蜒向前,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意识,可以通过为学生释放问题的信号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美术意识。在学习“设计《西游记》人物”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学中结合《西游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你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吗?你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吗?能说一说你最喜欢的那一个吗?理由是什么?你想要怎样设计他的形象?学生带着问题对《西游记》进行了探索,知道了《西游记》中出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主要人物。接着,学生讨论了《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了主要人物的外貌特征。学生还分享了自己对《西游记》中人物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喜爱。学生在解决完课堂问题之后,对《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了设计,画出了他们的外貌特征,服饰等,深入了对《西游记》人物的认识。这样,笔者通过对学生释放问题的信号,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美术意识。
四、释放实践的信号——激发学生体验的美术意识
实践,就像是学生的翅膀一样,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高空,让学生俯瞰,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美术。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术意识,可以通过为学生释放实践的信号来激发学生体验的美术意识。在学习“戏曲人物”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了实践,让学生了解戏曲的种类,品味戏曲的演唱特点,熟悉戏曲的经典人物。学生在实践中借助互联网,搜集了与戏曲有关的资料,为用水墨表现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特点打下了基础。学生利用水墨画绘画的工具,挑选了自己喜爱的京剧人物形象并对其展开了描绘,在练习中掌握了水墨画的绘画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画出了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这样,笔者通过为学生释放实践的信号,激发了学生体验的美术意识。
总之,本文通过在教学中向学生释放生活的信号、释放情境的信号、释放问题的信号、释放实践的信号,激发了学生联想的美术意识,激发了学生鉴赏的美术意识,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美术意识,激发了学生体验的美术意识。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美术是怎样通过线条、颜色等来展示自己的美的,感受到了人们对美术的追求,产生了探索美术的兴趣。学生追踪生活的信号,发现了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看到了美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理解了生活中处处蕴含美术的含义,能够在仔细观察中找到生活的踪迹;学生追踪情境的信号,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感悟美术,揣摩美术形成的意境,加强了对美术作品的分析,激发了内心的情感;学生追踪问题的信号,为学生设置需要思考的难题,使得学生不再轻视美术,而是积极投身到美术的探索中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追踪实践的信号,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知识来改变美术应用的现状,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收获了美术的创新技巧。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美术,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岚.小学美术课堂中创作思维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59.
[2]王芳. 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442-443.
[3]李杰.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J].大众文艺,2017(24):236.
[4]朱小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