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领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道德、法治形成了初步认知,但是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其道德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较弱,体验式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聚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探究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显,教师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培养。体验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这一教学方式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增强了学科的实践性、科学性,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运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需要通过学习本门课堂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与必备品格,从而为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高年级学生对道德、法律有一定认识,但是生活经验不足,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对于事物的判断仍主要依靠教师和家长引导。体验式教学是在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具体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直观感知社会言行的好坏。而后在通过教师的讲解、点拨,从理性角度感悟社会道德,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学生品德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从知到行的体验过程,即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与相互转化。简而言之就是,正确的道德认知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即体验,是道德意志形成的关键,而道德意志则是实现道德行为的自觉努力。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体验,做到知、情、意、行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体验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践应用
(一)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身为新时期教师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注重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良好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学习《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这一课时,笔者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真实经历谈一谈对科技感想。师:“同学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你们觉得3D、4D的电影和普通的电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感觉不一样,3D、4D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非常真实。”师:“但是在爸爸妈妈小时候,有电视看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而在爷爷奶奶小时候甚至连电视都没有。除了电影,你们还能想到我们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吗?”生:“交通工具变了,我去爷爷家坐高铁1个小时就到了,爷爷告诉我他小时候没有高铁,坐火车要很长很长时间。”随着谈话的深入笔者引出本课主题“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谈话过程中提到的内容都是学生经历过的,有着真实的感受,可见通过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积极组织体验活动,在实践中感悟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实践体验活动,通过真实地体验强化学生感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升华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识的提升,进而规范言行举止,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例如《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这一课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模拟军训活动,对整个班级进行军训,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军训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增强其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为了强化学生对此次训练的重视程度,笔者专门租用了军训服装,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更加认真、刻苦。在小组比拼过程中,教师引导进行学生自主讨论,制定各自的比拼计划。在比拼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位学生都拼尽力权利,并且体现了非常强的集体荣誉感,各个小组团结一致,努力守护各自的“家园”。军训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军人的军训视频资料以及关于祖国发展的纪录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军训体验和观看的内容进行思考,想一想自己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祖国的一份子应该怎么做?体验活动的组织使得学生对保卫祖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三)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升华学生感悟
教学评价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体验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指导,为其日后学习指明方面,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自评主要是要求学生针对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表现、感受、收获等进行评价,通过自评教师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学生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什么,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学生互评是指学生对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或者学习成果的评价,通过互评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有助于在班级内形成互助学习、和谐相处良好学风。教师评价是建立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体验教学中的表现、态度、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这样教师的评价才更加客观、科学、全面,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感受更加清楚,升华学生感悟,落实素养培养。此外,教学评价应以鼓励、激励的语言为主。小学生内心敏感,过于严苛语言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会降低学习积极性,不仅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会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评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但是体验式教学并不是有利无害,因此,如何科学地应用这一教学方式,促使其最大程度发挥优势,有效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价值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王静. 略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品课的渗透[J]. 人文之友, 2019(6).
[2]杨红萍.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活力, 2019(6).
[3]毛芳芳.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行合一”教学的优化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