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作者:柒桂贤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比较重要的,
        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大多数学校由于“应试教育”而缺乏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现象并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以及学习等。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需要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度,并积极发现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善,本文就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中教师做好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工作,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等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分析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应该从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抓起。与此同时,创造性思维在素质教育中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性精神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性思维主要就是打破常规与传统,使学生能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而创新性思维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性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人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第一是以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第二个是将这些感觉进行收集整理的储存区,第三个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第四个是按照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而一些只善于运用储存区和判断区功能但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普遍不善于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就是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因此,学生存在一定的幻想不仅仅可以引导他们发现新事物,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主要是指如果一个问题能够有多种答案,那就需要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将思考方向向外散发,从而找到更多适当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能够全方面的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主要是指不经过逐步分析而突然产生的领悟或者理解等,直觉思维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直觉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或者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或者针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新奇的想法等。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各种想法或者观念,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的发现学生的这一思维并加以合理地运用,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以往的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基本因素。流畅性是指针对刺激能够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做出不同寻常的反应。然而这三个特性都是建立于广泛的知识基础之上的,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对于学生的思维等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对于一些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兴趣,学生能够对于某一个问题追根究底进行探究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兴趣开始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学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能够进行科学的、创造性的思考,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一定的知识量以及技能,从而发现新的知识、新见解、新事物等
        二、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阶段教学中,学校以及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考试中存在的“公平、公开、公正性”等特征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利与弊,一方面,考试的公开性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利益分配的争议,这一方面来讲存在比较大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为了追求公正与公平,考试题目往往会选择争议比较小的答案,这样一来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模式。而将考试成绩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学管理模式会导致学生过早陷入“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使学生在小学基础学习过程中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
        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授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学生学生对于知识以及世界存在一种比较死板的认知,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综合发展等。
        三、优化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策略
        (一)合理导入创新思维能力的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导入课题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开展小学阶段的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时教师首先需要运用合适的方式导入课题,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笔者组织了相关的活动,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笔者首先根据这一时期学生们的学习特征、兴趣爱好做好了备课工作,首先在开展活动时笔者运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笔者讲到:“篮子里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平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呢?”让学生们进行猜测,学生们积极的进行了思考与回答。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在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合理导入课题,从而有效地开展相关活动。
        (二)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还不够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活动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例如,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讲到:“从前有一位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看到前面的水池突然问身边的大臣:这池里共有几桶水?大臣们都没有回答上来,如果大臣们回答不上来就会受到重罚,接下来请同学们帮帮这些大臣们。”然后笔者根据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进行了分组,随后各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笔者让学生们进行了回答,学生们最终探讨出的结果为:“要看是怎样的水桶,如果水桶与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一桶水,如果水桶只有水池的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水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水池里共有三桶水,以此类推下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了创新性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需要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策略,以此有效地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何爱华.高效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9(22):114.
        [2]白秀芳.浅议小学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甘肃科技,2010,26(12):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