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读通文章,掌握文中重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紧扣“不平则鸣”,领悟韩愈的借物寓意。
3. 联系自身经历,树立正确对待“人生之不平”价值观。
二. 教学过程
(一)设疑释“说”,引出课题。
教师活动预设:今天我们要学的是韩愈的《马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但多数为了阐述作者对某种问题的见解。我们之前读过这类作品吗?
学生活动预设: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谈的喜爱莲花的道理。
教师活动预设:那么这篇文章又是在谈有关马的什么问题呢?我们一起走近《马说》。(二)自主学习,梳理文意。
1.检查预习
①正音-------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2.读篇感知
教师活动预设:把这些单个的字音或词意放到文章里面去,齐读课文,边读边梳理文意。
韩愈曾在《送孟东野序》中说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下这句话的具体语境。
学生活动预设:大概各种东西不能处于平静就会发出声音;遇到不平的事而发出的不满的呼声。
教师活动预设:这就是成语“不平则鸣”的出处。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凡是从笔下生发而成为文字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
(三)紧扣“不平”,解读文本。
1. 马之不平
教师活动预设:
思考①-------韩愈写的《马说》,:它是为“马”鸣了怎样的不平呢?找到文中描写千里马的遭遇或命运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学生活动预设:“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结:能日行千里,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食物的良驹,现在却过着“食不果腹”“力不能支”“才美不现”的生活,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保障,就更别提奢望什么精神需要了。没有快乐,没有尊严,没有生命,最后落得个“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的悲惨结局。如此看来,马之不平深矣!
教师活动预设:
思考②:作者认为造成“马之不平”的原因是?
学生活动预设: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马。
小结:
2. 愈(士)之不平
教师活动预设:
思考③:分析到这里,你认为作者只是在谈马的问题,只是在写“马之不平”吗?请结合下面两个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活动预设:韩愈,这位留下了大量名言、诗文的一代语言巨匠,却在唐朝这个不仅
看考试成绩又要看得力之人推荐的取士制度中接连受挫。原来,韩愈就是这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的千里马,就是这敢对着诸多不公大声疾呼的千里马。
小结:原来“马之不平”就是“愈之不平”,就是韩愈所代表的大唐王朝那千千万万的“士之不平”。
(三)跳出文本,顿悟人生。
3. 人生之不平
教师活动预设:这样的不平不是只有他们独有,在我们的人生里,当那些不被理解,不被看好,不受重视,那些不得解,不得志,不如愿······甚至更多的“人生不平”不期而至时,你曾经或者你又会如何应对?
小结:不论是豁达地一笑而过,异常地暴跳如雷,冷酷地置之不理,理智地自我反省,又或是像韩愈一般勇敢地不平则鸣······你会发现当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汹涌而来,我们的应对是没有最佳答案的,只要你不伤人,不伤己;只要你不失了微笑,不失了希望。那么你可以骄傲地说,这一次与“人生之不平”的博弈,你没有输!这样看来,《马说》不仅仅在说马,说韩愈,说人才,它也是在说你,说我,说人生!
参考文献:
[1]以“不”挈领,“不”平而鸣------再读《马说》[J].司艳平.语文教学通讯2016(26):53-54
[2]《马说》教学设计[N].郝晓琳.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