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模型建构与实施策略 ——以吴承恩《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作者:凌晖
[导读] 本文以吴承恩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阅读活动为案例
        【摘要】
        本文以吴承恩的《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阅读活动为案例,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方案,包括《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模型建构与实施策略。整本书阅读,符合统编教材的实施理念和新课标中关于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要求。同时,在对整本书阅读方案进行深入思考后,可以提取相关经验,为以后开展相关阅读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模型建构     实施策略   评价方案
一、前言。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在《论中学国文标准的修订》一文中提出:“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的主张。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教材中也提到:“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自读’三位一体,课外自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当前中学生生于网络化时代,他们的阅读往往是浅表化、碎片化的,需要教师正确引导。由此可见,依据一定的阅读目标、阅读策略与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经势在必行。
        本文以《西游记》作为阅读教学的案例,围绕统编教材中“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设计一个阅读教学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建构与实施,是对整本书阅读活动模型的建构与具体操作的一次实验,同时对其阅读方案的初探也可以提取经验,有助于其他阅读活动的开展。
        《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有着极为广泛的阅读人群。不少学生早在上学以前就通过电视剧、漫画等形式对西游记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本书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奇幻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刻内敛的文本内涵都具有极高的阅读鉴赏价值,也非常适合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同时,开展该书的整本书阅读,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也能学习阅读古典小说文本的方法策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科书课后名著推荐中有《水浒》一书,如将阅读《西游记》获得的阅读经验,推广到阅读《水浒》乃至其他中国古代的长篇小说中,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模型建构
1.阅读角度上的建构
         角度模式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董学文等编著的《文学原理》中是这样阐述小说人物形象内涵的:“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扣紧灵魂才能制服小说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更为有效的解读。把握住人物,小说的复杂语境、结构和作为对象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就开始变得清晰。”《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极为丰富,并且都有着鲜明而又复杂的个性。比如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一个复杂性格的结合体。他一方面英勇无畏,敢于独自一人对抗天庭势力;另一方面又重情重义,在打死白骨精被唐僧赶走时下跪流泪,听说唐僧有难时毅然返回救师;同时还兼具调皮机灵、暴躁易怒等性格特征。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人物性格鉴赏时候,需要通过具体的情节去细加分析,从而更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角度模式二:精彩情节的再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不少精彩的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战红孩儿等,学生都耳熟能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故事情节,由学生自由讲述西游记故事,同时以课本剧、辩论赛、制作人物卡片、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情景再现,从而让学生对西游记的精彩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
         角度模式三:奇幻想象的品味。白化文教授曾经说过:“《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西游记》原型是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神魔鬼怪,也没有各种法宝,更没有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而在吴承恩的笔下,这里就有各路神佛妖魔,他们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间明争暗斗、各显神通。如孙悟空就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超凡的能力,其他神妖如猪八戒、二郎神、牛魔王、红孩儿等也各有所长,读起来令人趣味盎然。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充分让学生感悟其中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并由学生尝试改写仿写一些《西游记》中的经典片段。
        角度模式四:叙事策略的探究。南怀瑾曾经说过:“西方人翻译了《西游记》,只认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不晓得蕴含了印度、中国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里面还藏有深刻的道理。”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叙事策略,正是以叙事结构呼应“天人之道”。《西游记》作为一部古典长篇神话小说,在叙事手法上采用了环状叙事、伏笔手法、对称叙事等方式。以环状叙事手法为例,小说的27回到31回,小说花了五回的篇目将“尸魔三戏唐三藏”、“黑松林三藏逢魔”、“猪八戒智激美猴王”等几个故事串联在一起,因为白骨精三骗唐三藏,致使孙悟空被驱逐;而由于没有孙悟空的保护,造成唐僧在黑松林被妖怪抓走;为了救唐三藏,自然便引出猪八戒智激美猴王。情节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因此,在阅读本书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让学生关注《西游记》的叙事策略,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
2.活动形式上的建构
         (1)师生共读,构建良好读书生态
         师生共读是整本书阅读的最基本形式,以学生为阅读主体,教师传授相应的阅读策略,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分享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从形式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师导读、学生细读和共读共赏。教师对《西游记》的导读旨在引导学生切入某个阅读角度,开启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兴趣。教师的导读可以陈述自己对文本的看法,也可以描述《西游记》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也可以设置一定悬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仔细阅读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初步体验。之后,教师和学生交流分享阅读的经验体会,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


         (2)个性阅读,双管齐下有效积累
        个性化阅读是阅读者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要实现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就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指导方法,获得独特阅读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批注法,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及时标注出文本中精华处、困惑处;另一方面要重视积累,记录个性化的阅读体会。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养成写读书体会的习惯,通过读书体会,及时记录阅读感受,从而有助于学生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3)反思回读,回归文本品味精髓
         在学生个性化细读文本后,需要再次回到文本,在开阔的视角中再次品读《西游记》,不断总结和反思《西游记》相关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西游记》的叙事手法、精彩情节、人物性格、奇幻想象进行回顾与总结,从而获得有效的阅读体验,形成多样化的阅读成果。反思回读,既有助于学生品析出文本的独特处与精髓,也能使得学生能获得有益的阅读方法,从而为阅读相类似的古典小说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实施策略
    1.教师对《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的措施
        (1)倡导个性化阅读,读出文本独特的韵味内涵
        新课标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随着对《西游记》的深入阅读,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和大家分享。比如有个学生就认为如来佛祖不讲诚信,在孙悟空进入自己手掌前,他明明告诉孙悟空“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但之后却手掌一翻,把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几百年。对于学生的这些阅读发现,教师应该肯定和表扬其中合理的部分,并对学生一些偏颇的看法进行辨析和讨论,还要及时解答学生的质疑和困惑。
        (2)倡导批判性阅读,读出文本内在的价值体系
        批判性阅读,要求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与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价值做出判断和评价。不少学生在阅读《西游记》之后,都产生了不少的疑问。比如,不少学生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候,可以击败十万天兵天将,一直打到玉皇大帝面前。如果不是如来佛祖及时出现,后果恐怕不堪设想。但在西游路上,面对那些神仙坐骑和侍童,孙悟空动不动就得上天求救兵,这前后巨大的差异,应该如何理解?由此,笔者组织学生,对这类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从而让学生能通过批判性阅读,更深入的体会了《西游记》的内在价值体系。
         (3)倡导互文阅读,读出文本精妙的艺术手法
        法国著名的符号学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西游记》作为一部长篇古典神话小说,其中由不少精彩的打斗场面描写,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候就写道:“行者名声大,魔王手段强。一个横举金箍棒,一个直挺火尖枪。吐雾遮三界,喷云照四方。一天杀气凶声吼,日月星辰不见光。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二人努力争强胜,只为唐僧拜法王。”这短短的一段话,却包含着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把一场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恶斗描写的惟妙惟肖,让人读来感觉身临其境。
        2.《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方案
        (1)尊重个体差异,及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可见对学生阅读实行分层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层次,然后确定各个层次不同的评价标准。对阅读能力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制定这样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学生能读完整部书,并能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佳句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对阅读能力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如:能运用学习过的精读、略读等方法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主动地写批注、写读书笔记,能根据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相应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并能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在写作上。
        (2)推广阅读经验,定期进行开放性评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本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所以在进行阅读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与感悟。由此,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以《西游记》为主题的阅读辩论赛和有关《西游记》系列的阅读分享会等开放性活动。比如有个学生就曾经开了一个题为《沙僧其实很聪明》的阅读分享会,他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沙僧其实很聪明。沙僧只是看似默默无闻,本领平庸,但是关键时刻并不含糊。他曾经灵机一动,撒谎救了百花羞公主;后来打通天河灵感大王时候,沙僧估计看出妖怪有强大后台,只愿意和八戒一起引出妖怪,而把打死妖怪的任务给了孙悟空……
        总而言之,《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确实需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不过,通过对《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学生产生了对古典小说浓厚的阅读兴趣,建构了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获得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与享受,还能联系生活,深化了阅读的内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整本书阅读真的是能让学生获益匪浅,感悟良多。
        参考文献:1岑玉池.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策略建构与实施[J]. 课程教育研究:90.
2陈晓锋. 小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初探[J]. 语文天地, 000(9):53-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