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微笑面对批评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作者:赵青
[导读] 教师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文章小学老师批评学生语言艺术问题提出了情感投入晓之以情、讲究艺术方法适当的教育途径
        摘要:教师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文章小学老师批评学生语言艺术问题提出了情感投入晓之以情、讲究艺术方法适当的教育途径,总结出讲故事、打比方法、建议性批评法、戴“罪”立“功”法等批评方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微笑  情感  批评方法  
        
        老师批评学生的语言,是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终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心理刺激素,是教育学生的“常规方法”,恰当使用,能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但事物总是辩证的。“直来直去,直言不讳”形容一个人心底坦荡待人真诚,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优点,即使对对方有所冒犯,也会因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而得到谅解。因此,批评不但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本文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一、正确理解批评的含义
        教育必须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批评既然是教育人的一种手段也应如此。批评不是解恨发泄,不是为自己的利益扫除障碍,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呼唤学生心灵的一种教学方法。批评应该像习习的春风,总是饱含着使万物复苏的温暖,所以,只有从老师口中道出的批评是出于真心关怀,学生才会乐意接受。
        记得有一次放晚学,我带领同学们排着队准备穿马路,这时,小娇看见妈妈在对面的店里买东西,一时兴奋,竞忘了看红绿灯,正想直奔过去,这时有一辆大货车急速驶来,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冲过去拉住小娇的衣服,把她拉回了马路边,我心有余悸地对小娇说:“小娇,怎么搞的?太危险了,差点吓死我!来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过去,”孩子感激地笑,乖乖地由我护送到对面。老师的关怀犹如春风深深感染了学生,收到的当然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批评要情感投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怀有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的感情对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指点。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老师的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理解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老师在教育批评时应加强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小妮,为人诚实,虽不善言辞,却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有一次考试时,我无意中发现她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放在铅笔盒里,当时,对她这种出乎意料的举动,我可以说是怒发冲冠,难道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抄来的吗?我正想对她狠狠地训斥一通,可当我严厉的目光和她的目光相遇时,发现她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悄悄地收了她的纸条,慢慢地转过身,后来,她主动找到我,对其错误作了深刻的检讨,并向我敞开了心扉,道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她的妈妈对她许诺,若期中考试得双百,就奖给一辆自行车,她怕考不好,就采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以期得高分,就此,我和她共同分析,端正看法,她表示诚恳接受。


        试想,那时我如对她直接训斥,势必将不良和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结合在一起,它往往表现为表情呆板、态度生硬语言过激,加上那种盛气凌人的气势,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压力,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很难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适当使用沉默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行为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也容易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三、批评要讲究艺术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恰当好处的批评,能够有效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缺点,但如果掌握不好尺度,则会使学生失去自尊,自暴自弃。所以说,苦口良药学问深,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时机,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药到病除收到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批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寓讲故事、打比方中
        低年级学生天真幼稚,年龄较小,对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老师对他们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寓批评于讲故事、打比方或意味深长的动作、言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著名教育家孙敬修见几个孩子在折树枝,便把耳朵凑过去,装出听什么的样子,孩子们好奇地问爷爷在听什么,他说是在听小树苗哭泣。“小树苗也会哭吗?”“是呀!你们折了它,它当然要哭。它说,它长大好为大家作贡献呢,请你们不要损害它,”孩子们听了,羞愧得脸也红了。后来,他们自动组织起护林小组。未发一句责备的话,却取得了一般批评所难以取得的效果。
        2.建议性批评法
        建议性的批评是指在批评时带有商量、讨论的口气,与学生交换意见的批评。老师要热心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意见,在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助他们取得成功,或者老师用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惋惜来表示自己的批评态度如“你什么都好,就这方面存在不足,实在可惜”,“你要是不犯这个错误,那该多好啊”。这种方式既达到了批评学生的目的,又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寥寥数语,效果却很明显。
        3.先表扬,后批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因此,尤其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丧失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批评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班主任用表扬代替批评,不失为一种良策,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学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还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公正。使用这种方法,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后进生身上找到闪光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表扬时要恰如其分,不夸大其词,不轻描淡写。
        4.戴“罪”立“功”批评法
        小学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许多的错误往往是自控力差造成的,在认识上不存在什么障碍。对这样的错误,讲多少道理,也往往是徒费口舌,教师不妨“罚”他做一件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这种方法可消除犯错误学生的心理负担,还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往往使学生乐意接受。
        教师教育学生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利用批评这方式应以理解、信任、尊重、关怀、鼓励为基础,把自己看成一名学生,常与学生心理换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这样的批评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顺义.批评的艺术——浅谈如何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J].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5)
[2]李民江.批评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漫谈[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