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琅琅 情在“读”中--浅谈中段抓住关键词句 指导感情朗读

发表时间:2020/9/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玉芳
[导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小学各阶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足见它的重要性。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走进文本,用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通过丰富的语感体验,将作品的情感色彩通过恰如其分的语气语调,准确合理的停顿表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下面我简单谈谈在中段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抓关键词句,读好重音和语速。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并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进入第二学段,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课文大意,读准重音和语速,读出情感,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
        在指导朗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眼睛,抓富有表现的词语,渗透技巧。比如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片段: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他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他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在这个片段中,先让学生默读并画出描写动作的词。学生很容易找出:冲、飞、衔、站、吞。在学生找出动词后,老师相机引导:翠鸟捕鱼时的一连串动作,冲、飞、衔、站、吞叫做连续动作。这些连续动作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呢?关注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会有新的发现。学生会轻松地找到“一下子、没一会儿”。学生通过找出的表示动作、时间的这些关键词,可以感受到翠鸟的速度快、动作敏捷。一只速度快、动作敏捷的捕鱼能手--翠鸟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那你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老师顺势指导朗读:把这些表示动作、时间的词重读,加快语速,就能够读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敏捷和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朗读的技巧(重音、语速),就在这品析词句中自然而入。这就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朗读做了一个提升的练,让学生的朗读能力再次提升。
 二、抓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正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朗读可以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因此,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句,也可以帮助我们领悟课文大意,通过朗读来表现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在三年级上册的“边读边想象”是要求学生根据词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根据整个自然段的描述想象场景,在朗读想象中,促进学生对词句的进一步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把握。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荒野”“竹林”的环境及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的样子,体会这些词句的生动及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这样的体会,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在三年级下册的“边读边想象”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边读边想象,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比如在第三课《荷花》一文中,荷花的姿态是本文描写的重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段落,想象画面。在教学的时候,先引导学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想象文字所表现的画面,整体感受荷花的姿态美,注意指导学生读好儿化词“花瓣儿、花骨朵儿”和轻声词“莲蓬”等,读出荷花的可爱之态和作者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组织学生围绕“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荷花的姿态美?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进行交流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又要结合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

比如可以抓住“有的……有的……有的……”这组排比句,让学生先找出“描写了哪三种形状的荷花?”再说说“他们分别是怎样的?”,并联系生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荷花的多而美。朗读时读好关键词“才”“全”“还是”感受荷花“初绽”“绽放”“含苞”三种姿态的不同。结合想象描述画面,体会荷花的姿态美,以想象中的画面带动有感情的朗读,以读促悟 ,读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在引导学生体会这池荷花就是“一大幅活的画”时,就可以通过朗读示范、情景描述、音乐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展开想象。然后围绕“化身荷花的我在做什么?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读出荷花的美及作者的喜爱之情。我通过朗读示范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以体验促朗读,以朗读促体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三、抓关键词句,“听”声音、“闻”味道。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个要素仍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也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在指导朗读时,不仅可以读出画面,还可以想出声音,“闻”到味道。
   《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壮美,不仅可以想像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母子(女)在月下散步时的。和谐,甜蜜,幸福的浓浓亲情。
        在《观潮》一课第三四自然段写潮来的过程,连续的画面既有动感,又带着声音,在教学这两个自然段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理清潮来的过程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想象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也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影像资料,辅助学生想象。比如“好像闷雷滚动”,让学生联系听雷声的生活经验,想象潮来时的声音。“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或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想象,播放浪潮的声音, 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想象。通过“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等语句,想象大潮的声音,读出大潮的声音宏大,感受潮来时的气势。在想象中看到大潮的样子,在想象中听到大潮的声音,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美,自然而然的可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走月亮》第四自然段,想象“月下溪边”图,感受月夜祥和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交流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交流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给所描述的画面起个名字,比如“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洗衣坐船”,帮助学生理清这个自然段的主要画面。在指导朗读“溪水流香”画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想象画面,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仿佛看到了溪水,仿佛闻到了山草和鲜花的香味,从而感受溪水、花草的香,月光相互交融的和谐画面,并体会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月夜美景,感受到“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愉悦和幸福、甜蜜的浓浓亲情。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灵活多样,这里仅谈谈个人的见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静心指导学生朗读,朗读好课文,更有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感,以声传情。让书声琅琅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