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建筑企业和有关施工单位需要优化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和新型材料,保证给排水工程的质量,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满足。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改进举措
引言
给排水工程在建设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健全的给排水管理制度,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不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舒适的生产及生活环境。因此,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给排水工程,进行严格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以减少工程后期的维护,从而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1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重视度有待提升
给排水工程的特征之一,是工程量较少,施工周期短。虽然如此,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却因此忽视了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认为给排水工程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进行指导,也没有对在职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这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不能明确规范的操作。部分土建人员不具备有关给排水知识,只是简单地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施工,在具体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例如给排水系统需要预留管各预留孔,以便后续施工。但工作人员却不了解这一常识,导致后续施工难以顺利进行,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2给排水管道施工渗漏问题
给排水施工常面临着管道渗漏的难题。一旦出现管道渗漏的情况,不仅会对管道的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更会限制管道正常发挥作用。管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不规范的施工操作。在管道安装时,有涂密封胶的环节,但施工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该环节的重要性。尤其是那时候工程将近尾声,不负责的施工人员草草了事,导致密封胶的涂抹不达标。使得管道在后期缺乏密封胶的保障,渗漏概率增大。其次,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由于管道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时间一久,管道就不可避免地有所破损。最后,受到其他材料的影响。钢管材料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与管道的位置相近。当钢管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时,会对附近的管道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出现管道渗漏现象。
1.3监督力度不足
施工单位无法意识到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从而在监管力度上有所不足。虽然一些施工单位制订了相应的管控机制,但通常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不规范操作出现的概率随之增大,施工人员的态度也消极懈怠。此外,相应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对施工进度造成制约。尤其是在关键环节,例如预留管和预留孔的设置不合理,将会增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举措
2.1完善工程监督体系
为了有效避免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技术缺乏监督的现象,必须对现有的监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所有的给排水施工技术操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一旦施工技术没有有效的监理系统作为保障,很多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就无法得到应有的监督,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给排水项目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有施工环节都需要紧密的协调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给排水项目的效果。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都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监理人员身上,谁监督谁负责,一旦出现质量、安全技术问题,就可以及时找到原因及责任人。完善的监督体系可以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顺利完成。
2.2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不管是哪一个建筑工程环节,技术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如果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所以,应对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进行严格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在工作中,要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每一个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都符合施工要求。
2.3科学制订施工规划
给排水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和安排,特别是要明确给排水施工现场工作程序,并经监理、甲方审批确认。当前前一道工序通过验收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果前一工序的质量检验不合格,后续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这里可采用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明确交接主体,落实交接手续。科学合理地实施给排水工程相关规划,这也是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建设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必要根据具体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合理地开展此类工作,优化施工规划。
3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未来发展
建筑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将雨水以及家庭废水等进行引导并处理。其中一些水可以利用,雨水可以用于植物树木的浇灌。各种废水的处理完全可以分开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减少浪费又能简化废水的处理过程。将整个排水系统进行合理化设计,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进行现代化建设,利用数据化处理对整个排水系统进行监控,完善整个排水系统。对一些水源进行合理化利用,比如雨水可以利用技术将其引入地下,借助土地的自身净化功能使其成为地下水,达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的浪费。基于更加节能以及减少污染等多方面考虑排水施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3.1解决排水管道噪音较大的问题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塑料的使用逐渐增多,排水管道也很大方面使用塑料管道,塑料管道质量较轻,花费少,易于施工。但相应的塑料管道在排水时噪音比较大,尤其是在卫生器具方面,不断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楼房的设计中,卫生间多远离卧室和客厅。未来在安装管道时应多采用新型的降音材料,例如超级静音管等,减少配水管道排水时产生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3.2开发新型排水材料
人们对于材料的使用不断更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出现新型材料,给排水系统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发展向着噪音低、抗老化、耐腐蚀、更加环保等方向发展。新材料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研究新型排水材料是排水施工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3.3中水回用
现在,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中水回用是一种很好的排水系统,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在排水系统中增加中水道系统,将一些生活污水进行消毒、净化后进行循环使用,既环保,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中水回用系统在整个排水系统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3.4向建筑消防领域技术发展
随着建筑楼层的不断拔高,如果发生火灾,并不能保证高层的人们顺利脱险,因此,排水技术人员要加强排水系统和消防用水系统的结合,能保证在火灾发生时,消防系统能从排水系统中得到足够的水资源用来灭火使用。可以向消防自动发生方向发展,能感应到火灾发生并自动打开阀门进行供水,并能够调节水流状态以及水量,要注意使用不易发生堵塞的管道接口以及消火栓,保障居民的安全。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其施工质量不仅会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价值。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具备极强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需要从思想抓起,努力提高相关人员对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重视度。同时,企业方面还应该加强施工管理力度,要积极创新并优化施工技术,以便夯实建筑给排水施工基础,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晁冠先.探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9~150.
[2]黄帅.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9(15):53.
[3]罗涛.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