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华德
[导读] 公路交通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当前我国人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摘要:公路交通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当前我国人民首选的出行方式,公路建设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公路建设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随着一些公路使用年限的递增,诸多质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排水不畅,使路基遭受雨水侵蚀,长此以往,已经无法承载与日俱增的车辆荷载,从而导致路基严重受损,最终影响到整个公路的使用功能。公路施工项目中的每一项都是至关重要的,都需要精心的制定计划、严格的按规定实施。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质量如果较差,会导致积水过多,并使路基路面受到严重侵蚀,不仅降低了公路的承载力,也使得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减少。所以,笔者认为,做好公路路基的排水工作是提升公路整体质量的基础所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四个地铁站点沿线的市政道路修复改造。苏元站点位于科丰路与开创大道交叉口范围,此站点科丰路长约0.52km,开创大道长约0.32km,科丰路压缩原8米中央绿化带至2米,由原来双向6车道改造为双向8车道,并在交叉口范围内拓宽一个右转车道,道路宽度43米,道路等级是城市主干道。开创大道按道路原状横断面修复,道路宽度50米,道路等级是城市主干道。水西站点修复水西路长约1.91km,设计起点为香雪大道西往南120米,设计终点为开萝大道西。水西路由原双向6车道拟拓宽建设双向8车道,道路红线宽度55米,中间预留10米用作有轨电车用地,在有轨电车站台处预留14米。道路等级是城市主干道。

一、公路排水系统的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公路网的基本形态已基本形成,随着公路网的密度不断提高。以前看重公路的建设而轻公路的排水系统处理理念已经不符合现在公路的发展了。并且轻排水系统的概念和排水系统灾害发生后的维修方法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公路排水系统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公路也面临着大多数道路网络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从公路的通过的地方上看,大多数公路由于经过的原因而决定采用排水系统的路边模式。但是在我们的建造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建成的公路的排水系统本身存在各种缺陷,比如因为排水不好引起滑坡问题。排水系统开始使用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并且负载、环境、气候等各种因素也会的进一步加快排水系统的破坏,特别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时,其破坏效果会加大,道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排水系统的性能逐渐下降,发生排水系统滑坡和不均匀沉降等道路病害。而在南方地区,因为环境更加复杂,在该地区的公路排水系统使用寿命普遍较其他地区低。有关数据表明,大多数公路在建成8-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对地区的公路就更加明显。我们传统的公路地区公路排水系统模式主要是指排水系统产生较明显的病害后才进行修补。这样的模式造成排水系统的维修工作量大并且维护成本高,所以该模式是不符合中国的公路发展的。
为了使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实现最佳效果,进行图纸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作出评估,并且多听取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和相关专家提出的意见。如有需要,要在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针对图纸中内容作出严格校验。实际实施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对图纸校验工作重视度不足,但针对设计图纸适用性、施工可行性以及图纸科学性等方面均缺乏准确评估,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机械式”施工现象出现,进而使施工质量出现下降,产生不必要损失。

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2.1、加强施工地区地质资料搜集
         公路的建设需要长期的前期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对公路建设地区的地质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专业分析,最终由专业工作人员制定施工方案。因此,关于地质的调查是十分必要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多种外界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充分的前期调查和地质资料的搜集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2.2、严格把控建筑材料质量
         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填料,管道材料尤为重要。公路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在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要采取检验和抽检相结合,目测和检测相结合,建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监理的程序,制定材料监理细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进行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工作,检测工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其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和其它干预,秉公办事、不弄虚作假、伪造资料、不参与任何有损于试验成果公正性的活动,以监为主、监帮结合。确保工程材料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2.3、充分利用排水基础设施
         排水系统是一个较大而且分布广泛的系统,无法一个系统独立完成积水排放工作,需要多个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来完成公路的排水工作。不难想象,排水系统的建设工作也是十分繁重的,因此,在系统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排水基础设施或者一些碎石、植物等自然资源,碎石能够减弱积水的渗入、植物能够防止积水流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的资金,还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4、控制好截水沟设置的位置
         对于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修建,截水沟的设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截水沟的位置选择时需要对于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和具体分析。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假如路基上方没有废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与路基坡顶的距离要根据具体的地质结构、土层现状进行判断,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于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假如路基上方存在废弃物堆积的情况下,截水沟的位置应该在土堆位置的1米到5米之间的距离,土堆的底部应该距离路基的坡顶具有10米以上的距离,同时,为了使积水能够流入水沟内,需要在废弃物顶部设计一个20%的倾斜角,同时在截水沟500米以内的位置设计出水口,从而与其他的基础设施相连。在这个过程中,要采用防渗透材料,加大水沟的牢固度,保证截水沟的牢固,使路面和路基避免遭受雨水的侵蚀和损坏,促进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
2.5、控制好排水沟的施工
         在路基路面排水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排水沟的施工,使其达到相应的标准。排水沟的设计及排水沟的长度,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控制在500米以内,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施工现场进行设计,为了保持流畅,尽量采用直线型的设计,如果在弯道处无法避免需要采用弧度,则弧度的半径需要控制在10米以上。

原则上,排水沟的挖建应尽量远离路基,而且对于流速较快的地区,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2.6、加强技术与资金投入力度
         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排水系统更好发挥作用,改善路面积水的情况,需要对于排水系统进行技术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高排水体统的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引进国外的现进科学技术,对于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经过检验保证排水系统的达标。

三、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工程
3.1、雨水工程设计
         本工程道路宽度大于等于40米雨水管道采用双侧布置,道路宽度小于40米雨水管道采用单侧布置。地铁二十一号线神州站、科学广场站、苏元站、水西站经过的科学大道、科丰路、开创大道、水西路道路宽度均大于40m,雨水管采用双侧布置。考虑到地铁站点建好后,站点周边的管道扩建难度较大,本工程雨水管道规模按设计重现期P=5年新建。
神舟路站:起点至乌涌段北侧新建雨水管d1000~1800;南侧新建雨水管d800~1500,自西往东排入乌涌。乌涌至终点段北侧新建雨水管d1650~1800;南侧新建雨水管d1200~1350,自东往西排入乌涌。
科学广场站:该路段为起始管,新建d800雨水管。开泰大道西侧新建雨水管d2000,东侧新建雨水管d1650。神科区间1号竖井:该范围北侧新建雨水管d1000~1350;南侧新建雨水管d1000~1350,自西往东排入下游现状d900现状雨水管,最后排入小乌涌。科苏区间竖井:新建d800~1200雨水管,最终排入凝彩路d1000雨水管。
         苏元站:科丰路北半幅两侧新建d1000~1200雨水管,管位位于车行道上,雨水管自北往南排。科丰路南半幅东侧侧新建d600雨水管,管位位于车行道上,雨水管自北往南排,排至下游d2000过路管,最后排至乌涌左支涌。开创大道西半幅南侧新建d800雨水管,排入d1500现状雨水管,东半幅北侧新建d1200雨水管,绕地铁6号线构筑物外侧,排入南侧d2400现状雨水管。
水西站:新建d800~1500雨水管,自西往东排入开萝大道雨水管。自香雪三路保留现状管,北侧新建d1000~1500雨水管,保留现状d800雨水管,南侧新建d800~1000雨水管,最终排入香雪大道雨水管。
3.2、污水工程设计
         本工程道路宽度大于等于40米污水管道采用双侧布置,道路宽度小于40米污水管道采用单侧布置。石化北路道路宽度46.5~70m,宽度大于40m污水管采用双侧布置,地铁二十一号线神州站、科学广场站、苏元站、水西站经过的科学大道、科丰路、开创大道、水西路道路宽度均大于40m,污水管采用双侧布置。
神舟路站:改造方案为起点至神舟路段道路两侧新建d500污水管自西往东接入神州路自北往南的污水主管d600,神舟路口污水主管新建d800;乌涌至终点段北侧新建d500污水管自西往东接入下游现状d400污水管;新建污水管原位拆除新建。
科学广场站:科学大道修复路段污水管为起始段,考虑该处为地铁出入口构筑物,该修复路段不新建污水管。开泰大道路段两侧现状污水管为d300,流向自北往南,新建d500污水管,排入下游开泰大道现状污水管。神科区间1号竖井:该路段修复范围现状无污水管,改造方案为道路两侧新建d500污水管自西往东接入揽月路自北往南的污水管d300,新建污水管管位位于车行道上。科苏区间竖井:该修复路段新建d500污水管。
苏元站:本段不新建污水管。
水西站:该路段两侧地块有大型住宅小区,新建d500~800污水管,分别排入开萝大道和香雪大道污水管。
3.3、管位布置横断面



3.4、管材、管道连接及基础
⑴管材、接口:
         本工程污水管材使用采用机制Ⅱ级钢筋混凝土管。管径≤d1200为承插管,≥d1350为企口管均采用橡胶圈接口。
⑵管道基础
         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基础:管顶覆土<3.5m时采用A式基础;管顶覆土3.5~6.0m时采用B式基础定。
3.5、检查井
         本工程新建排水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d≤1200mm时采用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d>1200mm时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
井径Φ1000适用于≤D500管
井径Φ1200适用于D500~D700管
井径Φ1600适用于D800~D1000管
井径1600x1600适用于D1000~D1200管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适用于>D1200管
检查井及雨水口间距:一般采用30m为宜。
检查井施工完成后,需对检查井进行编号,在井壁设置标识铭牌。标识铭牌版面尺寸不少于15cmX10cm,其内容包括井盖设施权属部门名称、24小时报修电话;标识铭牌应牢固安装在井壁处显著位置;标识铭牌应采用防腐蚀和具有反光性能的材质,以保持耐久和版面信息清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之前,相应管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一系统对相应图纸进行全方位检查。完善的路基地面排水设施系统会直接决定路基稳定性,进而影响市场道路工程的整体能效,因此,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对路基排水设计进行合理布设,确保其能效可以充分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市政工程的综合效益。为了使人们安全出行的要求得到满足,一定要对施工质量监理体系进行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唐勇斌.多雨地区路基路面饱和—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谢世有.降雨条件下公路路基水分运移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许慧.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基路面综合排水系统设计[J].交通世界,2016.3.
[4]尚睿,秦晓春.我国公路水沟生态排水技术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2016.8
[5]王凯.市政道路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8,2
[6]刘国华,唐江龙.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广西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8.9
[7]唐海明.浅谈排水设计方案对于改善公路水毁病害的重要性[J].智能城市,2018,4
[8]向昌兴.公路路基排水系统对路基稳定性和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J].建筑技术开发,2018,3.
[9]张金鸿.高速公路桥梁桥面排水系统优化设计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