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沈晓明
[导读] 现阶段我国已经在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在不断发展,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这样人们就会对建筑工程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拿出与时俱进的管理态度,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度还需要让施工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这样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便可以不断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建筑。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越发提升,因此对建筑行业的关注度显著增加,在此种情况下,潜藏在建筑行业中的大量问题逐渐显露,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施工效率是保障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首要方法。但是由于当下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工程管理问题,因而导致其施工有效性与科学性大幅降低,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建筑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冲击。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内涵
         创新模式主要是一种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融合国际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科学技术来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企业管理。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要明确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培养和任用。企业必须具备高素质管理团队,管理能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挖掘人才和任用人才的智慧上,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工作团队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优势。其次,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目前,建筑领域的工艺发展速度非常快,人们的需求也是处于动态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如果始终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而不做出任何改变,必将会被建筑市场抛弃。
         因此,企业通过对市场的现状进行实时调研,时刻调整管理的方向,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实现更具优势的管理方式,不仅对整个企业的运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建筑企业的项目质量,提升企业的效益,使企业具备更高的竞争优势。这种良性的竞争市场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向国际化行列靠拢。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发展现状
         3.1、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结合当前情况来看,大多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不高,仅局限于完成上级所规定的任务,在管理理念方面缺乏责任感,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其专业知识素养也未达到时代发展的需求,缺乏系统的管理目标及科学的管理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3.2、管理理念及方法没有与时代同步
         管理工作的核心则在于管理理念的转变以及管理方法的制定。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理念相对较落后。甚至一些建筑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管理方法,其管理理念也很陈旧,并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而创新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着建筑企业的发展。
         3.3、监管工作不到位
         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在期间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督,这样才有利于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做出调整。但是目前我国的监管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监督。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4.1、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模式的创新的前提是创新管理理念,只有摒弃与当下时代需要相互背离的传统管理理念,秉持更为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够不断贴合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与时俱进的重要目标。在进行实际施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保障合同中的每项条例都能够被完美执行,切实有效地展现出项目管理所具备的实际意义。与此同时,企业需要精准地处理材料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以及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的关联,结合管理目标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受到创新优化,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效果,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4.2、管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筑管理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由于建设工程规模会随着时代需求不断得以扩大、施工的技术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管理人员面对的信息量也会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需要不断地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借助一些信息技术创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建设目标。通过利用互联网获取市场最新动态,了解经济及政策的发展趋势,及时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4.3、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目前大多建筑企业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意识还相对缺乏。创新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此情况下,就迫切需要建筑企业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需要改变和调整旧的管理模式,将创新元素运用到管理中,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目前大多建筑企业还没有对职责进行清晰的划分,由此导致了制度缺乏制约力。
         4.4、从机制角度出发进行转换创新
         在传统的管理机制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企业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吸取先进的创新经验,来实现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建立责任的创新机制。明确企业在市场上的准确定位,针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责任范围。其次,要针对实际的市场风险对企业的投资方向做出正确的评估。通过建立法人的管理机制来降低企业项目决策的风险,保证企业在预期效益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签署。
         4.5、企业文化的创新
         如今,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与发展过程仍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某些方面上来讲,文化也是一个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强大支持力。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增加新的内容,从而增强企业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在建筑企业上,文化创新包含两点:(1)创新企业文化机制,其主要是根据企业精神,努力创新、优化企业目标,构建、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2)创新企业价值观。建筑企业文化的创新也应十分注重其价值观方面的创新,关注到提高员工职业道德,让职员对企业文化具备认同感,同时为员工带来归属感。
         本论文参考了本人从事过主要工作实绩,如下:
         2015 年 4 月紫金文化广场立体绿化附属工程,工期 65 天,合同造价 21.12 万;
         2017 年 9 月紫金文化广场北侧电梯厅及沿街街面水电安装工程,工期 7 天,合同造价 6 万;
         2018 年 8 月紫金文化广场南侧树池亮化工作,工期 10 天,合同造价 10.19 万;
         2019 年 3 月紫金文化广场路灯改造二期工程,工期 30 天,合同造价 15.6 万;
         2019 年 7 月紫金文化广场疏散通道及内防火门更换工程,工期 20 天,合同造价 27.5 万;
         2019 年 7 月十朝文化园 5#楼北侧室外新增钢楼梯工程,工期 20 天,合同造价 23 万。
5、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且施工工艺复杂等特征,在施工环节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建筑企业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实施进度。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突出问题之一,即是管理模式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建筑企业尤其需要重视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并遵循创新模式的发展原则,科学运用管理创新模式,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6):149-150.
[2]吴若绮.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2):253-254.
[3]赵建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J].江西建材,2017(23):249+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