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医院基础建设也成为医院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要,各级各类医院都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环节仍存在诸多不足。针对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医院基础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改进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深化变革,医疗保障范围随之扩大。基建工程逐步成为现代医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本文将探讨医院基建工程的特点,分析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环节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之后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保障医院的稳定运营。
1医院基建工程的特点
1.1投资成本高
为有效改善医院建设条件,政府部门逐步加大了在医院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以发挥医院基建工程的社会价值。通常来说,医院基建工程都是在原地进行改扩建。为此,在实际建设中,相关人员还要做好预算工作,将实际支出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还要定期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在确保医疗设备灵敏性、精确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1.2工期紧张
医院基建工程的建设要求较高,且工期较短。为此,加强医院基建工程工期进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3质量要求高
我国逐步加大对医疗建设的重视度,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扩张,这进一步提高了对医院基建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要求。
2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2.1管理机构不完善
医院基建工程从立项审批,到施工建设,再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为此,在医院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组建专门的管理小组,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确保整体建设工作的良好预转。然而,事实上,由于医院对口专业人员有限,本应由多个部门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协作完成的工作往往仅由几个人来完成,使得整个基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容易产生某个环节管理不到位而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工程进度款支付不及时导致工期延迟等各种问题,这样不仅损害了医院的利益,在未来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2.2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医院本身是以医疗技术人员、医疗护理人员以及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为主的。由于医院基建工程施工建设具有不连续性,专业技术人员极度匮乏。与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相比,医院基建工程更加复杂化。在医院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既对建筑工程专业精通,又对医疗卫生事业有一定了解的人员,才能确保整个建设流程的良好运转。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医院基建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匮乏,实践经验不足,极大的降低了整体管理工作质量。
2.3规章制度不健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医院基建工程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常来说,基建工程管理规章主要涉及基建工作、建设管理、招标采购、工程变更、经济签证、工程款支付流程等方面内容。由于医院基建工程涉及部门多,涵盖专业冗杂,投资成本大,风险系数高,制定完善管理规章,可以有效简化管理流程,压缩投资成本,控制风险因素。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医院因建设经验不足,未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或管理规章流于形式。而这也导致基建工程建设脱离实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损耗与资金浪费,也无法保障施工建设的质量。
2.4报建审批周期长
通常来说,医院基建工程都是从立项审批环节开始的。医院建筑与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存在本质性差异,具有设计复杂化、内容繁杂化、使用功能多样化等特征。而这也使得医院基建工程的报建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审批周期较长。
除常规的消防安全审批、人防设计审批、供电安全审批以及环保审批以外,尤为关键的是要经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把关与审批,确保各种医疗服务流程、特种医疗作业区域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和规范才能进行深化设计出施工图纸。而报建审批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医院基建工程的管理负担。
2.5合同管理不规范
一旦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就代表合同开始生效。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合同内容予以修改,或者因不影响合作关系的缘由单方面毁约。然而,在现实中,合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由于医疗业务用房的特殊性,在设计时难免有些问题考虑不周全在施工工程中被建设方发现后便要求变更设计,需要进行经济签证,大额变更还需要补充签订施工合同,经常出现部分合同是边施工边签订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对医院基建工程施工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干扰,还加大了发生经济纠纷问题的隐患。
3提升医院基建工程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3.1完善管理机构
通常来说,医院基建工程是不连续性的。但是对于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必须具备长时间连续性特征。为此,在医院基建工程施工建设中,有必要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该组织机构包括工程技术部门、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监督检查部门。通过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与协调配合,改善医院基建工程施工建设的效率。
3.2强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完善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组织机构,首要前提是加大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医院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增强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业务水平,使工程管理人员满足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要求。同时,整合社会中的人才力量,为医院基建工程管理夯实人才基础。针对现有管理人才的培训,既可以组织外派培训,又可以聘请高素质的人才参与内部培训。在此基础上,组织阶段性考核,采取优胜劣汰制,达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
3.3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参考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对各部门的基本要求,总结以往积累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基建工程规章制度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工程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管理制度以及工程监督管理制度等。
健全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可使整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增强工程项目变更的合理合法性,保证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的公开透明化,且加强工程款支付的及时性。
3.4简化报建审批流程
医院基建工程报建审批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完整的报建审批流程。具体流程为:①在工程项目正式启动前,与相关审批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深入了解审批流程和手续。②从设计源头把关,严格按照审批部门的要求进行方案设计。使其符合标准要求,缩短报建审批周期。③与设计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审批部门应及时将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让设计单位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修改。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有效简化医院基建工程报建审批流程,缩短保健审批周期。
3.5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签订环节的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检查合同内容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检查合同范围是否明确;检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结算方式是否明确;检查合同双方的权责分化是否明确。双方签订的合同必须经过审核部门或法务部门的审核,且指定专人正式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完毕后,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对合同条款予以细致学习。工程合同具有约束和规范工程管理行为的作用,能够加强工程管理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持续前行,医院基建工程施工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对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大力加强医院基建工程管理,能够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与综合效益,推动现代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佟英棣,顾云仙.医院基建工程管理的实践和体会[J].现代经济信息.2019(02)
[3]唐凯.医院基建工程规划设计要点探讨[J].科技视界.2018(29)
[3]余谦.新形势下医院基建项目的工程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12)
[4]张文革.医院基建工程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22)
[5]郑晓波.医院基建工程各环节控制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