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地震灾害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大,无论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是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因此,我们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不断降低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不断强化建筑结构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现如今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之后依照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该如何解决问题。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1 抗震建筑必要性概述
随着地震现象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逐渐重视起来,特别是深受地震灾害的区域,建筑均采用防震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震是一种危害十分巨大的自然灾害,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局部集中,其采用巧妙的布局与结构,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也与普通建筑存在较大差异,这样的建筑对抵抗地震这类自然灾害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并不处于地震多发区域,但其仍存在地震的可能性,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大大地保证建筑的强度与韧性。而且,这种设计给人们的心理上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使得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2 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
2.1 多元化抗震設计
抗震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基本的抗震设计作为基础,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地震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科学知识对其进行多元化的设计,以确保建筑具备多功能的防震性能。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域,单纯的抗震设计无法全面提供保障,抗震效果不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抗震设计的多重性。以增加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而保证其在抗震中发挥显著的效果。这是如今抗震建筑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2.2 保证各部分功能有效发挥
在抗震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将所设计各部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否则就会使建筑的抗震性能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设计功能是否可以充分发挥。如,建筑的承重结构是否能够按照设计时的承重标准进行,建筑的局部加固是否能够增强在建筑的稳定性等等,总之,要充分考虑这其中的设计的功能性是否能够得到正常发挥,确保各个区域、各个构件的功能与最初设计时的作用与功能高度一致,为建筑的安全性能提供充分的保障。
2.3 科学的结构设计,强弱分布合理
建筑结构的设计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强弱分布要以此方面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巧妙的结构和强弱分布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做到不变形、不倾斜,各部分构件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而且,各部分的强度与韧性均符合此类建筑的设计标准,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当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发生地震的情况下,除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还存在建筑物负载以及空气作用力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求建筑物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由此提升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3.1地基择址存在不合理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建筑占地逐渐扩张,部分开发商受到利益的驱使,不顾建筑应建在开阔平坦的密实土地,遠离河流等建造原则,哪里空间大就在哪里建筑施工,选址不当导致建筑抗震能力较差。
3.2建筑设计人员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建筑设计人员部分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不够扎实,对建筑施工的许多环节也不甚了解,在进行设计时自然会有许多力不从心的方面,甚至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性事件,不利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3.3建筑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存在不足之处
我国建筑结构大多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在变形控制方面不仅加大的钢筋结构的负担,效果也并不明显,因此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的刚度,但又会导致建筑平面布局刚度不均,更加不利于抗震设计。
3.4建筑工程中的地基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中,需要有数据资料较为完善的地质勘查报告书来为建筑物的设 计提供参考依据。这样来选择合适的地段来开展建筑工程,但是因为一些建筑工程的工期较短,一些单位的设计人员会 忽略对建筑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考察工作,直接开始建筑工程 的结构设计工作,这样会为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工作带来一 定的施工隐患。
3.5公众抗震意识淡薄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和平安定的 生活使得除地震多发区的人们以外,大多对建筑防护性能重 视程度不足,给抗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不利影响,同 时部分建筑商基于利益作出偷工减料的行为,进一步阻碍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创新发展。
4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4.1适宜场地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场地就需要设计人员的较强经验和素质,必须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避免将建筑物建在断裂层地震带上,是进行抗震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良好的地理位置可以更好的抵抗地震的破坏力,减少地震带上直接的地震影响。相对开阔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均匀的土质可以更好的传递地震波,避免不同的土质传递的不同的力。坚硬的土质密度和承载能力也可以分担地震传来的重力荷载。在选择建筑场地市政规划的时候,要特意避免土质较松、河流湖泊附近等地段,避免土质的密度不均匀,发生地面沦陷的问题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还有一些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地区,建筑物必须要避开地震断裂带,合理规避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直接影响。
4.2设计合理的结构布局
建筑的合理布局对于建筑的抗震也是很重要的,怎样合理布局?合理布局就是在設计师对建筑的体型设计和空间结构的安排所做的设计,还要兼顾建筑外形的立体设计,地基的坚固性设计。因为在地震的作用下地震的水平力产生的力和锚相作用产生的反力会形成一个比较,如果中心力较大,建筑物就会产生倾斜或者倒坍。如果较小则相对安全。所以做好建筑的空间设计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空间布局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几点,首先,在地震的作用下,影响建筑物的推力不仅仅是地震力还有建筑空间中的其他力,比如空气冲击下各个方向建筑结构的作用力,所以在建筑空间设计时必须考虑力的作用,增加空间设计的强度,密度等提高空间结构的性能来抵抗地震产生的力。再者,就是整个建筑的建筑体型必须简单,避免异形结构的受力不同带来的建筑影响。建筑稳定性可以抵抗地震的作用。比如,建筑设计中避免用异形设计,避免建筑的角上做窗户的设计,建筑角上受力是比较重的,如果合理的规避以上这样设计,就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的地震抵抗能力。所以设计人员必须保证建筑结构外观简单的前提下,进行精准的计算,确保建筑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在如今人们追求建筑安全性的时代,抗震建筑设计具有很大的市场,而且,设计抗震建筑是十分必要的。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元化抗震设计原则,并保证各部分功能有效发挥,同时,要科学地进行结构设计,对结构强弱的分布要合理。在设计过程中要依据抗震标准,规范建筑高度和宽度、规范平面设计、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科学设计布局,以此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余万里.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低碳世界,2019,9(5):216-217.
[2]赵刚.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9(1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