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施工技术应用,才能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功效。而要想有效运用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就必须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对各方面因素全面分析,攻克施工技术难点,采用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举措,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以切实提升。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是为发展农业生产而开展的水利建设事业,核心目标是在利用现代化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改善与农业生产事业发展不适应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活动高效开展提供良好条件。虽然在近几年我国农村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在农村水利事业蓬勃发展进程中,以水务局为代表的有关部门人员也加强了对农村水利工程技术服务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但是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基于此,为了驱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对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非常必要。
1农村水利工程施工现状
农村水利工程为小型农田灌溉修建工程,庆阳市环县东丰灌区配套改造干渠现长17.15km,设计灌溉面积为11500亩,涉及了两个乡镇的五个行政村,现状渠道大部分没有衬护,渠道边坡受水流冲刷倒塌、渠道渗漏及渠底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施工目标主要是通过对灌区渠系、建筑物改造、续建配套,解决灌溉难题,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促使灌区灌溉面积达到设计目标。
2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2.1地质条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通常都是在临近水源、地质松软的地基上进行,所以防渗水工作做得不好的话,极易导致农田水利设施下沉或变形,而这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提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并根据地质勘查情况,选择与之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2.2勘测问题
在东丰灌区配套改造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地形地貌影响,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给施工勘测提出了较大的难题。再加上部分人员对施工勘测作业不够重视,地质条件及其他自然环境的勘查准备不足,没有对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勘测,勘测调查成果雷同现象频繁出现,导致最终施工方案以区域实际情况不相符,“修之无用”、“效力不足”问题持续恶化。而施工勘测不到位,也导致工程经费规划不科学,给工程进度延误埋下了隐患。
2.3基坑施工难点
基坑施工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其施工效果会对后续整体施工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塌方、积水、变形等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基坑施工加强重视,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施工规划,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同时做好相应的施工监督。
2.4质量控制问题
工程质量把控是东丰灌区配套改造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重点工作,也是难点问题。由于现阶段东丰灌区配套改造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导致施工程序控制严谨度不足,抢工期、赶进度现象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东丰灌区配套改造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甚至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同时在施工管理方面,多数农村水利工程存在“重施工、轻管理”问题,多数施工管理人员有效把控施工工期、施工质量间关系,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完工,影响了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
3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解决对策
3.1建立施工管理机制,落实监督管理工作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建议工作人员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各项监督职责。一方面,工作人员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化工程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分别明确施工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施工重点、施工计划、施工技术形式和施工标准等,保证各项标准明确,以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加大工程施工监管力度,明确自身监督管理责任,分别对现场进度、现场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等进行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3.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尤其必要,只有在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施工,才能够有效保
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在农田水利施工之前,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的特点,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其次,施工设计人员也要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并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重要内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最后,加强施工材料及资源等内容的控制,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资源有效利用,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同时,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2.2
3.3加强技术应用监管力度
施工单位只有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在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达到预期施工质量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加强监管,督促施工人员不断规范自身技术和操作行为,不能出现违规技术操作的问题。对于频繁出现技术操作失误的人员,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并且给予通报批评处理,从而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警示,提醒他们做好自身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已经竣工的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安排专门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所有施工流程都不存在纰漏。
3.4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要想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施工技术人员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此,要重视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加大专业培训的力度,结合工程要求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合理选择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确保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重视人才选拔工作,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施工技术人员也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知识,促进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关乎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是稳定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工程之一。除此之外,农田水利工程是一个长效、生态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对于水利工程的使用带来问题。因此,在水资源短缺的大环境下,要加大对于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技术投入,提高各级政府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使其更好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农业的科学、可持续、生态、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鲍立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问题及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8(12):148-149.
[2]郑光辉.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2):90+163.
[3]彭春武.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设备工程,2018(24):186-187.
[4]杨欣梅.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分析[N].河北科技报,2018-12-25(B04).
[5]汪鸣玉.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0):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