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民生工程建设越来越重视,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对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有助于提升施工成效。论文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目前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在现代工程建设产业发展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其行业的重点内容,是直接关系到了民生发展的基础市政工程建设。基于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必须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为区域民生发展奠定工程保障基础。这就离不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支持,作为经过多年发展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体系愈发完善,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性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及重要性
1.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水利水电施工不同于普通的建筑施工,具有很强的准确性和复杂性,设计的范围特别广泛,而对混凝土施工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1)水利水电施工是一种大型工程,一般持续的时间会非常久,基本都在三年以上,这就导致材料的留存会很久,需要各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把材料的损耗量降到最低。(2)水利水电工程量巨大,中间的各个分项工程都会非常复杂,时常会出现隐蔽工程和交叉作业的现象,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结合混凝土施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组织方案,有序的完成各个分项工程,保证工程质量。
1.2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各个部门的重点检查对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混凝土施工中,一般工程都会采用常规的混凝土技术,以钢筋为主要框架,按照规范要求对模板进行支护,结合沙子水泥的特殊性,最后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完美结合,建立起坚固的结构基础。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材料选择和配比,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综合强度。所以,想要提高大坝的坚实程度,就必须合理利用混凝土技术。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
2.1混凝土施工准备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水闸的建设会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现场材料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对进场的混凝土型号、材质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处理,施工前,应对不同的位置用模板建立不同的结构,利用钢筋进行绑扎,在浇筑之前,现场质量员应对钢筋和模板重要的承载位置及节点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位置进行及时的整改,防止出现问题,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各个部门应做好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各项标准进行严格检测。
2.2水闸施工中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水闸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其在工程中起到连接上下游、同时包含防破和冲槽等多项内容,闸室主要包含闸门与地板两项重要内容,并且有控制水流大小的作用。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影响闸门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对闸门形状和效果的塑造至关重要。
主要包括:第一,水闸底板施工中,需要建立手脚架结构、模型、钢管绑扎等具体操作,在完成以上这些准备工作后,再浇筑混凝土,在完成对水闸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确保地基的水平度,具体施工中,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柔软的土地上铺设厚度在10cm左右的混凝土垫,在稳固工程地基的同时,对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工程及时在水流相对湍急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工程能够正常运转。此外,存在于水闸底板四周的脚手架需地龙木的支撑,避免因为长时间的应用,导致沉降或遭受雨水腐蚀的情况发生,而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工程施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第二,水闸闸墩施工中,由于闸墩在闸门钢筋最为密集处,存在大量预埋件,闸墩高度大,施工面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中可以通过施工缝拼接得处理的方式完成倾向性施工,也就是在施工中将闸墩裂缝陷于混凝土心中,从而避免因为底板浇筑不均匀而影响闸门稳定性情况的发生。二期浇筑门槽在闸墩混凝土施工中的预留是很有必要的,它的作用在于将施工模板进行固定,然后以此完成对闸墩两侧平面模板的计算,而计算的内容包括水平厚度和垂直高度。因此,在加强施工监管的工作过程中,要保证工作中的操作必须是符合规范的,以设计图纸中的具体规定为标准进行合理操作,同时,还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检查闸墩两侧的模板有无出现圆头的情况并且尽量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圆头这一情况,就意味着水闸的持久度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2.3混凝土配比优化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相关的材料进行混凝土配比,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增加了雾化现象发生概率,所以需要选择抗水化的混凝土材料,并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和试验探索,确保施工基础扎实,这也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作业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来进行逐项施工,并进行精确核算,同时,模板拆除后要注意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刚度,避免内外温差较大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应用的浇筑方法(通常有分层浇筑和推移式连续浇筑两种方式)加强对全过程浇筑工艺的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2.4大坝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当使用混凝土对大坝进行浇筑时,应选择分块进行浇筑,因为大坝浇筑面积会非常大,如果选择一次性浇筑,不仅施工起来比较烦琐,而且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对大坝进行浇筑时,应根据钢筋的承载力度方向、钢筋结构的高度等,通过上下交错的方式进行浇筑,在整个浇筑过程,可以不考虑温度的高低,但对水的使用量应有严格地把控,目前为止,各大水利水电工程基本都会应用这种浇筑方式,但前提必须做好混凝土的配比。
2.5注重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后,不能将其立即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当中;应在保证混凝土的前期养护工作达到施工标准后,再进行相关操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裂缝、气泡孔洞等问题的出现,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将混凝土的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裂纹的问题。而为避免返工情况的出现,导致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浪费,应充分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有效对整体的工程质量进行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对其施工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效率、使用质量等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混凝土技术自身的综合性极强,使其在近年的工程项目中被越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得到了更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应给予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更高的重视程度,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使混凝土技术与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从而推进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志强,李洪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2).67+74.
[2]孙焱.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42-142.
[3]陈玉奇,黎磊,蔡鹏.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机构对工程技术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水力发电,2018(7).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