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长城 郑斌
[导读]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这就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时重视导流和围堰技术方案的选择。具体来说,水利工程直接影响着民生发展,导流和围堰技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及其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温度。但在水利工程中很有可能因地势、水文等问题增加风险,这就需要利用导流和围堰技术,并科学的选择导流和围堰技术方案,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从而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发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作用,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围堰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围堰具有流速快、流量相对较大的特点,能有效减少河道的面积。围堰建设中,需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探讨,提升工程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确保施工导流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针对当前施工导流技术和围堰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必须对这 2 种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并加强对其应用方法的探讨。
         1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是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结合基坑内部的项目量进行合理应用,具体施工可以在河道枯水期进行,并对调洪进行准确演算,确定拦洪高程,从而在丰水期来临之前将主要建筑物填筑到拦洪高程以上,确保丰水期的安全度汛。围岩技术的应用,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工期有直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案,如分段围堰、全段围堰等方法。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采用围堰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工程进行试验,模拟具体的运作状况,这也是围堰技术合理应用的关键所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流速度相对不稳定,因此,围堰技术的应用及其冲刷强度不易确定,影响了到围堰技术的具体应用。
         2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主要在河岸或者滩涂位置的进行渠道挖掘,在基坑的上下流位置设置围堰达到挡水的效果。该技术主要使用在较为平缓的河道,通过明渠导流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也可以减少人员的施工压力,并且相应的增加明渠的长度,严格控制挖掘深度,达到提高挖掘有效性目标。明渠导流的速度较快,适用于工期紧张的工程,在开挖时要控制好轴线的长度,有效控制导流的坡度,保证水体自上而下的按照一定的方式与速度流出,并且控制水电工程质量。
         2.2隧道导流
         隧道导流技术的成本较高,但是可用于复杂地形的导流,该技术可用于陡峭的岩石环境的导流。隧洞的泄水能力相对较低,汛期泄水主要采用淹没基坑的方法,在施工时需对永久隧洞加强考虑,根据地势险峻程度与坝址河床的宽度采用不同导流方式,达到提高导流有效性目标。隧洞导流应当找出特定的打洞位置,注重在基坑的上下游布置恰当的围堰。保证通过隧洞实现水自上而下引出的目标。隧洞导流还要注意安全隐患,施工时隧洞应尽可能的呈直线排列,避免水流产生缓冲,断面主要采用方圆形、马蹄形与圆形的方式。
         2.3 坑基排水
         坑基排水主要在截流施工后进行,在施工时需要对基坑进行抽水操作,将基坑中的降水与渗水进行排除。导流施工时应重点减少基坑的渗水量,可利用抽水机进行操作,应根据导流的需要配置功率适当的抽水机,以及保持足够的扬程,还要在抽水时准备备用的抽水机。坑基排水还可与坝体缺口导流相配合,该技术可用于排水量较大时,这样可做到将水流快速导出。
         2.4 船闸施工
         船闸工程主要由上闸首、下闸首及闸室施工等部分组成,船闸施工中的导流技可以提高船闸整体的施工效率,降低外部环境对船闸施工的影响。船闸结构可能对施工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需对船闸的主体结构进行设计,采用有效的辅助设施,严格遵循施工规则,有效地控制各施工环节。
         2.5明槽导流
         明槽导流主要用于河水深度较深的地区,运用明槽导流的方法有助于覆盖更广泛的河流区域,可降低围堰的施工难度,尽量避免对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通过明槽导流的方法可保证河水下泄的速度,达到有效导出水流的目标,确保河水通过导流孔顺利的完成导流的过程。


         3水利工程施工围堰技术的应用
         3.1常见的围堰技术方法
         3.1.1 混凝土围堰
         混凝土围堰的坚固性较强,且具有良好的防渗透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力性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种施工方法的工程量相对较小,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做好围堰顶部的防水施工,避免施工中因过水带来的滑移或下沉等问题的出现。
         3.1.2 不过水土石围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过水土石围堰经济性和便捷性特点较为突出,也是相对于其他围堰方式的优势所在,因此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土石材料,具体围堰结构的设计与土石坝石粉类似,在结构拆除和检核中便捷性相对较强。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工程量相对较大,涉及围堰顶部结构的防水处理,还包括汛期可能出现较大程度沉陷的控制措施等。
         3.2 围堰技术的具体施工应用
         3.2.1 测量放线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工程测量作业,并建立测量控制点和相应的施工标志,对堰体轴线加以确认,并控制施工方向,确定堰体砌筑的范围,施工中还要对堰体砌筑的断面尺寸和高程加以测量,确保断面测量的准确性。
         3.2.2 护坡木桩的设计
         围堰堰底的淤泥相对较深,要减少堰体滑动位移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堰体两侧的坡脚设置护脚木桩,对木桩的长度和直径加以合理的设计,一般来讲,木桩长度 6m 左右,直径20cm,保持 50cm 的间距,同时,因为木桩插入土地入土较浅,需要进行人工作业,将木桩打入淤泥层中,确保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2.3 人工堆码装袋黏土
         施工现场会存在杂填土和垃圾,围堰施工用黄土需要外购,黄土运输到现场后,通过人工装袋作业,每袋的装填量是整个袋容量的一半或大半,袋口需要用铁丝或细麻缝合,确保黄土不会漏出,在砌筑作业时,要将袋子放平,堆码要整齐,水中的土袋用带勾的木杆钩送到位,一层一层堆码,确保其高度符合施工要求。
         3.2.4 铺设彩布条
         在围堰堰体施工完成后,在迎水面要设置彩布条进行挡水,同时抛掷土袋进行压脚,最终确保整个堰体结构不出现渗水等问题。
         3.2.5 钢板桩支护
         在围堰堰体内侧的坡脚处打下钢板桩,对淤泥的深度进行测量,确保钢板桩入土的深度符合要求,钢板之间用土袋填充,从而避免围堰滑移,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中可以先将水抽干,再进行淤泥的清理,为机械操作整理出空间,然后再进行打钢板桩作业。
         3.2.6 淤泥清除作业
         围堰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淤泥清除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挖井字沟进行排水和沥水,在施工后一周采用人工和机械操作结合方式清除淤泥。根据围堰设计的要求,确保现场整齐,结构密实,出现渗水等问题要及时记录和处理。具体作业中,施工人员要禁止在基槽内作业,以免出现触电事故,机械清除淤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确定淤泥的深度,不可盲目进入淤泥,以免出现机械深陷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导流与围堰施工环节,我们需要考虑到建坝时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工程施工中导流和围堰技术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措施,围堰技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围堰结构的不同也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效果的不同。因此,在未来我国的工程施工中要更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光辉,张登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04):211-212.
         [2]尹月芳.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56(47):300-301.
         [3]张军伟,雷裕华.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卷宗,2017,000(003):134-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