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建立一定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范,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质、稳定。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整改举措,优化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系统性运用,减少、遏制质量事故的产生,防止出现人员伤亡与较大财产损失事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具体可归纳如下:(1)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人、机、材、环境、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均会直接或间接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建筑工程项目存在人员流动率、作业环境多变、工艺复杂以及无法完全监控等诸多情况,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2)隐蔽性强、检查要求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隐蔽性较强,如果不能定期检查、严格监控,极易引发严重质量事故。(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往往关系整个社会与国家民生,涉及面十分广,质量问题后果严重。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工程事故发生率逐渐降低,但是根据工程实践情况分析显示,不同企业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依旧存在各种漏洞与弊端,并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的产生。
2、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2.1建筑项目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从现阶段建筑行业管理体系角度来说,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分包,此时就会有一些漏洞问题存在于分包方相关服务范围确定方面,同时相应的统一衡量指标也较为缺乏;因利益因素影响,一些分包上服务范围方面的模糊划分或不公平现象也十分常见,加之一些分包方在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情况就会一些业务进行承包的现象,都会使得建筑项目中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频繁发生,影响建筑项目整体质量。此外,因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等因素,都会给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和项目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2建筑项目工艺技术存在问题
建筑项目工程建设开展过程中,为确保施工单位施工操作顺利开展,必然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工艺技术,而对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就是工艺技术,一旦在施工时对较为落后的工艺技术加以运用,就难以保障施工质量标准要求得以充分满足。一般来说,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对工艺技术进行具体选择时,往往会因一些条件或因素影响、使得施工面临着较大难度,在施工工艺技术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且与社会要求不匹配的情况下,建筑项目质量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2.3建筑项目技术质量存在不足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发展,也不断提升了建筑项目技术含量,一些施工单位开展某些工作时、会引进先进技术来开展,借此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有效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因当前工程项目建设中会对多种专业、多样化内容有所涉及,而面对专业和内容的不同,相应的技术要求和空间部位、施工工序等都具有差异化特征,因此,在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应以多方面因素为依据、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引进符合实际要求的科学技术、才能保障技术效果的最大化发挥。此外,因施工中一些交叉作业影响等因素,就会使得某些细节方面的充分考量难以积极开展,最终对建筑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原有施工管理制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做好材料的使用、存储、进场的控制管理,杜绝因原材料问题造成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同时,在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度,要求施工单位的法人代表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的项目负责到底。
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包括设备问题、材料问题、工序问题、技术问题以及人员问题等,落实施工质量制度条款和相关细则,为施工活动的顺利稳定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3.2加强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结合建筑施工的目的以及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判,提高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在实际施工期间,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施工问题和施工环境,灵活准确及时果断地修改和调整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实现工程项目准时交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总平面实施管理的方案,随时修正施工过程中不合理的平面布置。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整体建设成本,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行业标准,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并将新的施工方案应用到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提升工程建设技术含量。
3.3强化现场风险防范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体量较大,涉及的人员、设备、环节、材料较多,难免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影响工程项目顺利稳定建设。因此,需要结合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实际特征,建立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建筑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使得企业可以良好的规避风险。同时,企业还需要培养内部员工科学的风险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建立起专门的风险防控管理部门和评估分析单位,做好风险预警建设和控制,加强全体员工对风险的管理力度,形成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能够有效应对风险的发生,防范各类风险问题。
3.4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管理
在进行施工期间,例如气候、环境、施工人员等对于施工进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存在很多施工管理人员无法预料的施工安全问题出现,使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难以保证。随着BIM技术和现代工程施工的有效结合,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一定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工程中的出现安全问题,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可控。在工程的前期阶段,BIM技术可以通过将建筑图纸进行更加直观的转换,利用计算机对于建筑进行相应的施工预测,切实有效地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削弱,同时还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使工程中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通过BIM技术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模拟,使施工人员可以直观和更加深入地对工程本身进行优化探索,使工程的有效性、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更好的控制工程成本。在竣工阶段时,通过BIM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减少成本的支出,充分提高建筑中的信息数据利用情况,通过BIM技术的有效筛选,相关验收人员可以选择出适用于当前环境的合理验收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竣工后的成本支出。
3.5建立合理的监督体系
还需要建立系统可靠的建筑施工工程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审计机构以及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优化完善监理机制,做好外部监督管理工作,为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形成合力,构建系统坚实的监督控制网络,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避免建筑施工工程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加强建筑工程建设中对质量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后期使用的成本。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健.房屋建筑工程监理单位项目质量管理实践[J].四川水泥,2020(06):197.
[2]张静娅.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20(05):200-201.